作者:金玉良然
我们这一带有气象谚语道:春冷,秋热,伏里闷,马上大雨要来淋。
入伏这几天,闷热得异常,叫人觉着有点透不过气来。母亲说,老天又要下大雨了。
前几天因洗澡溺水我被母亲好好地一顿教训,于是再热也不敢提洗澡二字了。
成年人的行为有法律红线警示约束;未成年人呢?由监护人负责规范指导其行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方式方法,是"文攻"还是"武威",就由监护者酌情选择罢。
缺失管教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挫折与不幸。
我小的时候不理解"监护人"的苦衷,心里常有抱怨抵触。后来身为人父方深深感悟到"做人子易,为人父难"一语确有它的道理。
气象农谚真灵验:这天,天一擦黑,随着几道闪电划过苍穹,连绵不断的雷声从西北大山中滚滚而来;一会儿,一阵凉风呼啸而起,豆大的雨点劈哩叭啦纷纷砸了下来……
久违的凉爽将我早早送入了梦乡。
早晨,外面的雨点又大又急,丝毫没有疲惫的意思。
忽然,父亲和堂叔戴着苇笠一溜小跑闯进屋里。
父亲声音嘶哑,对堂叔道:快来看看东屋山!说罢二人转身进入东间。
我们一家九口人(那年大姐已出嫁)住着三间茅草房,东西两间各垒一铺炕,正间南面东西对应是两口锅灶,北边放些日杂物品。房子东邻空地原来有两间房子,两家共享伙山(一处屋山,亦称接山)。几年前孤寡老太离世,房屋无人继承修缮,化为公有,去年伏天坍塌变作一堆废墟,"伙山"变成"孤山",袒露无遗。屋山用堲坯垒砌而成,哪里经得住持续暴雨的淋袭浸润。晨间出现了险情,情急之下父亲请来泥瓦匠堂叔帮忙处置。
外头树稍一动不动,天空白茫茫的,鞭杆溜子似的大雨哗哗地泼个不停。
父亲和堂叔、大哥三人各找一件上衣搭拉在头上,里外來囬奔忙。嘴上嚷嚷着如何如何处理,一边找些木头杠子支顶救护。
忙乎好大一阵子,父亲从外头冲进来,发现屋山基础已开始往屋内渗水,便与母亲将两个小妹抱到西间炕上与我一起,让我照看着她们。
雨疯狂地下,父亲他们四人作了分工:堂叔大哥负责外面,二老照应屋内。
双方不断地通报状况、商量对策的呼喊声;哗哗的雨声;时不时响起的雷声;两个小妹呜呜咽咽的哭泣声混合拼凑于一起,使我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我探身趴在半截壁子上(壁子只有七十几公分高)观看情况变化,幼小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我为他们担心焦急,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
"不好,屋山要倒了,快跑!"
从雨中传来了堂叔惊呼声,随即,一个惊雷炸响于近在咫尺树稍上。
父亲一怔,一把拽住母亲,二人一同闪出东间。父亲不顾一切地冲出家门,在滂沱大雨中裸淋一阵子,而后去东屋山抢险去了。
母亲面对着我们,毅然停下脚步,面色冷峻凝重,双眸紧紧盯着我。此时,她身后屋山正在缓缓下沉,一场灾难随时都会降临。
母亲哪里顾及自已安危,令人难以置信地凌空跃起,飞也似地扑到我跟前……
有言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后来每每回忆起此事,都会对母亲舍命护子天性产生深深的敬意。在儿女生命遇到危险那一刻,只有母亲可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甘愿用自已的身家性命换取儿女的生存安好。
妈妈站立未稳,斜着身子上手一把撕开蚊帐(晨间慌乱,蚊帐未能挂起)双手攥住我的双膀振臂举起,拼尽全力将我抛也似的扔出家门。
我惊呆了,不知所措,立在园子里瑟瑟发抖,目不转晴注视着母亲一举一动。
母亲撤身回到半壁前去拽大妹。大妹个子矮,脑袋刚刚露出半截壁子。母亲一把捉住妹妹头上翘出的两条小辫一提溜,另一只手顺势抓住衣领……
就在这时,唿隆隆一声响,东屋山坍塌了;
假若屋山整体倒塌,必然砸倒东间二米多高的壁子,灾难将不可避勉。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校,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这成为她终生遗憾。为此她拼命供给我们八兄妹读书,希望我们个个有出息,不至于步其后尘;
母亲一生乐好善施,与人为善,笃信好人必有好报。并且经常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她老人家虽不吃斋念佛,却经常焚香拜佛,祈求平安多福消灾避难。
或许是母亲虔虔诚心感动了苍天,也许是殷殷爱子情感动了神灵,东屋山不可思议地一分为二:北一半倒塌砸倒了北半壁子;炕建在南面,面对着的一半屋山立而未倒。奇迹发生了,母女三人毫发无损转危为安。
母亲放下小妹,合掌朝天长揖施礼:老天爷呀,你大慈大悲,救了我们娘三,感恩不尽,永不敢忘!
事后,父亲说他早已发觉屋山中间有一道贯底裂缝,南半屋山下方有炕连着,估计不会倒塌。我像相信自已一样相信父亲,如果他心里没有这个‘’估计‘’,他也会像母亲一样舍身救我们的。
每当我回忆起母亲在危壁旁抱着妹妹毫无畏惧,决不放弃的感人一幕,与我在报刋书本、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许多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一样高大伟岸,光彩照人。她就像一尊雕塑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
是英雄的母亲救下我们,是苍天有眼枉开一面,救下了乐善好施,悯弱济贫的母亲。
妈妈,儿子永远爱您,怀念您!
谨以此篇纪念母亲百岁诞辰。
2020年5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