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三卷①]一个心理师为了推销自己的课程,简直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三卷⑤]一个心理师为展示肌肉——噢,不,实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三卷②]一个心理师讲了一堂「清新脱俗、振聋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三卷④]一个心理师讲,做人自私一点,没什么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三卷⑥]一个心理师说,让生命有点意义,挺好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⑥]一个心理师为了让自己痛快一些,想到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三卷⑦]一个心理师跑题了,谈起同性恋恐惧症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三卷③]一个心理师为「脚踏两只船,如何不翻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㉓]一个心理师看好装逼的生活……
- [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⑱]一个心理师发现,无聊远比孤单、寂寞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为尊者讳,写这个故事时,我需要给他另取一个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头也想不出比「吴益军子」更为尊贵的名字了。怎么办?那就借他用用呗。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故事吧。
连载中,第一篇;上一篇:[连载·一具心理尸·第二卷㉙]一个心理师决定余生做一个「叙事」的人……
1.
有人说,她活得很没尊严,想自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她懒得跟我解释,她觉得解释起来挺费劲,甚至觉得多作解释也是挺没尊严、没意思的事情……
总之呢,她已决定自杀了,只是还没想好一个体面的自杀方式。
问题是,她为什么跑那么远的路、花那么多的钱来我的心理工作室找我聊天呢?这是待解之谜。
她是个蛮热爱阅读的女性,似乎最喜欢读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学,谈话中她就提到了好多的古代文学作品,比如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元杂剧《汉宫秋》、小说《儒林外史》……
当然了,她提这些作品不是为了显摆她的博闻强记,也不是为了考验我的文学修养,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关于自杀的描写。
尤其是,作者对自杀方式的诗意描写让她看到了「死亡之美」。比如,书中将投水自尽描述为「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将上吊自杀描述为「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看得出,她挺羡慕的,羡慕他们想自杀就自杀了,死得还挺美。
2.
我就讲,那是故事情节的需要,作者才特意有这番设计与描写;另外呢,对古人来说,死亡似乎并不是那么不能接受的事情,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她的目光稳稳地落定在跟前的餐巾盒上,像是把我的话听进去了,正在用心琢磨着背后的深意。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的桥段是,很多人在讲自己人生中的重大转变时,往往是从「谁谁谁说的一句话对我有重大影响」开始的;我也想说出这么一句有魔力的话。
于是,见她没挑战我的意思,我想时机到了,急吼吼地亮出我的生死观:「好死不如赖活着」。
可能是我抱持的生死观让她觉得我是个特没腔调的人、有些诧异了,我明显感觉到她愣了一下。
我估摸着她觉得跟我谈话是在浪费时间了、犹豫着要不要离开。
3.
还好,待她回过神来,她很有礼貌地对我抱持的生死观表示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在乎的东西也不一样。」她强调,「我在乎的是尊严,没有尊严的生活不值得过。」
可以说,「没有××的生活不值得过。」是我无比熟悉的句式了,年轻时我就老把它挂在嘴边上,得瑟的不得了,比如我常讲「没有仪式感的生活不值得过。」「没有审美的生活不值得过。」「没有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
初次见面,她一点也不了解我的装逼史——哦,不,成长史——生怕我理解不了她的想法,还搜肠刮肚地跟我讲了好多为尊严而自杀的凄美故事。
没错,都是小说中,经过作者精心设计、铺陈、渲染过的故事。
比如说,在她看来,《月下小景》中相爱的男女面对处女禁忌恶俗,宁愿失去生命也要追求身心完美结合的爱情,是对捍卫爱情尊严的最好诠释。
再比如,《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的女人在人身受辱后毫不犹豫地吞金自杀了。她觉得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是对人格尊严的捍卫。
至于因为物资匮乏而产生「一死了之」的冲动——就像《楼居》中的主人公——她的理解是捍卫生命的基本尊严,因为有尊严的生活少不了那些。
…………
这些都是沈从文的小说。不必说,她一定没少读沈从文的作品。
确实,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以自杀作为人物捍卫尊严的最后方式。
像《红楼梦》《金瓶梅》中的自杀故事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
4.
从她提到的这些故事里头,我感觉到她还是蛮渴望被理解的。对我来说,这是好事儿,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机会,之前犯错的阴霾顿时一扫而光了。于是,趁她一个劲儿地嚷嚷「捍卫尊严」,我问:「你要捍卫的是什么尊严呢?」
这个时候,她意识到再不讲讲自己的故事,问题是讲不清楚的。
她说,她老公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对此,她老公是不承认的,她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她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夫妻间关系的微妙变化。
「一开始,我只是愤怒,可后来,我感到恶心了。」意外的是她解释说,「我倒不是恶心他或他做出来的『丑事』,我恶心的是我自己,恶心的是我过着特别没有尊严的生活。」
他们读高中时就恋爱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感到挺失望的,「这不是我想象中的生活,更不是我想象中的爱情。」
似乎,她自杀要捍卫的是人格尊严,甚至还连带着爱情的尊严。
5.
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定没错,她还引别人自杀前的遗言来说服我:「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
我注意到,她说起「尊严」这两个字的时候用力地握了下拳头。
在我眼里,有点柔柔的、瘦瘦的她一下子就变得特别有力量了。
6.
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玉树临风的心理师,评判来访者的外貌确实怪不合适的,不过为了让读者能有一个印象,在这儿勾勒一下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她给我的感觉是「小小的」——无论身材,还是五官,都给人「小一号」的感觉。不过,组合在一起,倒是相当的别致,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不过,最别致的应该还是散落在脸上的那几个小雀斑,显智慧。我甚至怀疑,她要是做个什么手术把雀斑去掉了,相貌和智识都会变得平庸起来。
7.
讲真,像她这种能冷静地谈论自杀的来访者隐隐让我心生敬佩,她会让我想起屈原、王国维、海子,甚至让我怀疑我早年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是否太武断了……
不过,话说回来,做自杀干预的时候,这类人是最让人头痛的。
想到她是个有智慧的人,我小心地抛出一个想法,或者说质疑:「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自杀与捍卫尊严并没多大的关系,一个劲儿地强调捍卫尊严,把自杀和捍卫尊严挂上钩,不过是借捍卫尊严的力量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她笑了笑,带着轻蔑。显然,她不同意我的看法,也懒得争辩。
不难发现,对于不同的意见,她习惯的应对方式就是让别人意识到她的不屑——不屑于去回应——大有「他无知由他无知,清风拂山岗;他傻逼由他傻逼,明月照大江」的境界。
见她不吭声,我追击着问:「为了过有所谓尊严的生活就拼上了身家性命,跟为了过奢侈的生活把一点点的积蓄都买了奢侈品,以至生活困顿有什么区别呢?」
说完这些,我感觉痛快了,不过我也感觉到她应该有些生气了。
我分明看见她翻了下白眼;我估摸,她嫌那样还不够,故意让我听到从鼻孔里发出来的冷笑声。
我猜,她是想告诉我:「你算个什么心理师,除了德高望重、玉树临风之外,简直就一无是处,自以为是,胡说八道,刚愎自用,特不专业……」
8.
其实,痛快不了几秒钟,我就开始后悔了,连肠子都快悔青了!
我后悔的是,我怎么能这样肆无忌惮地质疑她,又回到从业的老路子上去呢?要知道,现如今,我崇尚的是叙事疗法,我要做的是,试着将人同问题拆分开来,在她身上找到闪光点,比如她的执著、冷静、智慧、优雅、文明……
我应问:决定自杀了还能耐心应对心理师的挑战,怎么做到的?
我应问:面对这么不专业的心理师,没破口大骂,怎么做到的?
我应问:听我唠叨这有的没的东西,没摔门走人,怎么做到的?
…………
9.
瞅了一眼茶几上的小钟,见时间已经过去三刻钟了,我有意结束这次会谈,让她谈谈对这次会谈的感受。她说收获蛮大的,但我认为很值得怀疑。
这样也好,我便顺势跟她安利我的一个有关生命教育的线下课。我一再强调,虽然收费看上去挺高的,但是太值得听一听了,两人同行打八折……
「……要来哦,一定要来哦……」送她出门时,我不忘叮咛着!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