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朋友聊天,谈到了“书的使命”。
我们谈到各自喜欢的作家和书,突然发现我们都在向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书里那个喜欢的人物靠近。
这份喜欢会让你不知不觉的去复制他,走近他,慢慢把他的汁液吸收到自己身上来,渐渐活成他的样子,也就是我们想要塑造的自己。
听到她谈到她喜欢的那些书,那个作家。她说她是从看他的书开始读书的,慢慢的,她的书和精华就渗透到了她的血液里面来了,根本就不用模仿,是自然而来的。
我想到自己读的那些书,它们来到我的生命里,是带着使命感来的。我最喜欢的书,最喜欢的那个人,他总是从书中走出来,和我生活在一起。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患难与共,完全融进了我的生命里。它们总是带着自己的使命感,在我人生中恰当的时机里出现,然后完成它们对我的使命。
比如:我最开始读书时遇见的《简爱》《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这两个人物在我最开始的那些日子里,让我看到了可以用读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通过读书成为精神上的斗士。他们的人品、人格、精神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观,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于是,我就开始模仿他们。那些日子里,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和我完全生活在一起,时刻陪伴着我,鼓励着我。
后来,我又遇到了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三部曲,《大卫科波菲尔》等。这些书又告诉我,该如何去读书。如何可以从一个没有多少知识的情况下都可以读更多书,读书如何成就了他们以后的生活。
怎么读书?我看到卢梭和高尔基,大卫科波菲尔都是通过随时随地读书达到了读更多的书。哪怕是在果园、菜园、路上休息时,都是随时把书带在身上,一有时间就拿起来读,书和他们如影随形。
从那以后,我也开始这样读书。在果园劳动的时候,我身上也一直带着书,一休息就拿起来书来看,能看一页是一页。后来连做饭的时候,出门等车、坐车,在医院等候都带着书,随时拿起书来看。书也变得和我如影随行了。
这几本书对我的使命,就是教会我在不同的环境里如何读书。如何将书和自己融为一体。它们的到来就是要完成对我的这部分启迪,从而改变我,让我用更少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把书变成了我的一种生活。
和《瓦尔登湖》《鲁滨孙漂流记》的相遇。又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我被他们带着走进了他们独自创造的城堡里。如何利用自己有限的条件去创造出自己的城堡?如何规律的建造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如何让生活变得有乐趣?一个人生活时又该如何创造丰富的生活?
生命原来可以有如此多种不同的状态,一切都可以从一无所有到有,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城堡。人与人在相同的环境下,所不同的就是创造力。而这份创造力就是把我们生活变得更有趣的源泉。
我那部分被冻结的创造力又开始被他们打开了。我开始了创造自己的城堡。在那种创造中不断得到乐趣,一个人也生活得悠然自得。
后来还遇到很多书,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泰斯、茨威格、司汤达等,这些作家的作品又带给我新发现。人性,人性是如何产生的?我通过他们看到了那神秘的人性世界。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又被迷住了……
每一本书都有它的使命,它出现在你生命中,一定不是随便来逛逛的。至于会对你产生什么样的使命,不在于书,而在于你自己。
这就像有些人出现在你生命中,也不是偶然的。是提前安排好了,在恰当的时机又带着她的使命来了,来完成那部分你需要他,你才能完成的自己。
那些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书和人都是带着使命感来到我们生命中的。而我出现在别人生活中,又会是什么样的使命?我对自己又有什么样的使命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