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香。
《香乘》卷十九“熏佩之香”中,就收录有各种“衣香”共九则。香方名称如下:
衣香、蔷薇衣香、牡丹衣香、芙蕖衣香、御爱梅花衣香、梅花衣香、梅萼衣香、莲蕊衣香、浓梅衣香。
但有趣的是,这些香方中并未使用蔷薇、牡丹、芙蕖、梅花等对应的花卉类香料。

咋看之下,这样的命名和组方让人颇感意外和费解,这难道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吗?
要理解其中的奥秘,就需要从“衣香”的主要作用,以及古人对于香气的审美来作一番探究。

“衣香”,顾名思义,佩戴或熏衣所用的香。主要用于随身佩带或置于熏笼中熏衣,或放入衣柜、衣架中使衣服有香气且防止衣物被虫蛀或者发霉。
古代的衣服材质多为棉麻等植物纤维,更为贵重的如蚕丝织成的绫罗绸缎,则更容易被腐蚀或遭虫蛀,日常保养需要格外小心。
衣香方中所使用的方药,多为气味芳香,含有挥发油成分较多,如酮、酚、醛、醇类物质,不仅能消毒抑菌,而且能使使用者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还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美化作用。

另一方面,从古人对于香气的审美来看,这些香名所指向的花香,所表达的共同意象,香气都带有一种“清”的特质。清甜,清冽,清凉,进而达到清心。
在似与不似之间,融入个人情感、意志,实现一种意境的拟合。香的气息,不是单纯的某种香气,它有了个性,有了情感,有了画面与旋律。
“合香者,合理性也”,需要合香者对不同香药的气味特性有敏锐的感知和理解,并且还需要一点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以香方中我比较喜欢的辛夷为例。
辛夷作为香草,在先秦时已经被人们所认知,屈原就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及:《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辛夷富含挥发油,具有较为浓郁的清凉香,香气质好,味浓清雅,无杂气,少量使用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可以对照梅蕊初绽的意境。

用香小提示
以前经常在超市的日用百货区看到有一种可以挂在衣柜里的熏香品,外面是一层纱网袋,里面装着的是五颜六色的果壳,香味十分浓郁。应该是用化工染料和香精泡制的。
聊到用香问题时,我曾一再跟人强调,哪怕不用香,尽量不要使用或者远离化工香。虽然香味浓郁,但这种味道其实有害身体健康。
现在的建筑居室卫生条件较古人都好很多,基本很少出现虫蛀、发霉的问题。
要更好的地保持衣物香洁,随时要穿着时能带有愉悦的芬芳,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在衣柜中放置一些有驱虫及燥湿作用的干燥香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