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没有追像《你好,旧时光》《白夜追凶》这样的热剧,也许是身在这个大城市的繁华冷酷下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反倒是重温了《蜗居》。
六六老师笔下的上海依旧残酷,我们都是这个城市的漂泊者,也许我们耗尽一生的力气,也在这个城市安定不下来。现在是,十年以后依旧是。这些城市发展的太快,容不得我们思考,就被现实匆匆推着,想停却停不下来。
《蜗居》女主人公海萍最后的一段台词,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灯光我就会想,这城市多奇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
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窜数字蹦出脑海。
房贷6千,吃穿用度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4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
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我哪里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
那天,陪妈妈去逛街,其实我们都不用走,那个人流就推着我们向前走,我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
我当时就笑了,我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来不及细想,没有决断,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被人推着往前走。
而我青春年少时候的理想上哪去了,我的理想就被这匆匆的人流推得无影无踪。
是啊,我曾经的坚持,内心的原则,和我少年的立志,就被这孩子,被家庭,被工作,被房子,被现实生活磨砺得不剩些许。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有原则的,我不想抄近道,我更不想投机取巧。
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插队比我先拿到票,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放弃了原则而省了十几年的奋斗,我真的不服气。
有的时候我都在怀疑,我这份坚持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甚至在责怪这个社会。
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大家有规不遵有矩不守,而让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蜗牛受罪。
这两天,我在看一些投资方面的书,其实我也没有多少钱投资了,我就是想如何让我手头这点东西不贬值。我觉得这大概是这个城市所有人的恐慌,大家都忧心忡忡的,得到的怕失去,没得到的又想拥有。”
在上海,毕业后我一无所有02.
《蜗居》播出至今已经快十年了,多少年轻人岁月蹉跎后被生活打败回到了家乡,又有多少毕业生(我也是其中一员),因为憧憬,带着一腔热血来到了北上广深,社会的残酷在于它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下脚步。
交论文,做留海计划,准备毕业,我把这段日子归结为:写论文的时光。
附上一段我当时在备忘录上记录的文字:
“以后会不会怀念这段一心一意写论文码字的时光啊,当别人深夜都在朋友圈里抱怨加班、抱怨上司变态压榨的时候,当别人都在电脑手机旁‘吃鸡、农药’的时候,我却在出租房里穿着羽绒服,短裤,邋邋遢遢,一台电脑,一杯热水,然后听着室友骂队友的声音,感受此间键盘上的敲动。”
这个月是我觉醒忙乱的一个月,每一天似乎都在和时间赛跑。因为,实习期快要逼近,我却还未为留在上海做些有力的安排,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后的时间便是我行动的计划。
因为我们酒店离住宿区很远,我要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花费,又要在下班后赶回。所以,我很早便决定只有休息日时回宿舍,它可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他事情。
03.
这座城市里的人似乎注定拥有丰厚的基础设施,可是也有你无法付出的代价。无论拼得太狠或者爱得太重,都会注定被降下无法规避的漂泊感。周围的人来来去去,或远或近或者消失不见。
那些沉默的微笑的或边走边流泪的行人,不再让我惊讶,我们都是坚持自己信仰的善男信女。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以亿为单位的好戏,何必惊讶情节。
你给我一车香蕉,我需要的只是一个苹果。你想要的我却不能够给你我全部,我能给的却又不是你想要的。这从来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否则又怎么有那么多遗憾。这座城的冷漠,或许就源自于无法给予,因为每个人本身拥有的就不多。这城,底线太高却无上限。
这就是这座城的冷漠与无援,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各色各样的故事,但这个城市就像放大镜,故事在口头间的传播影响着每一个人。压抑的氛围盘旋后降落,就像空气中的雾霾,谁都逃不了。而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一面。
于我而言,在喜欢的事情上,很多等待和冗长都是心甘情愿的、隐忍的。
我始终觉得,旅行、保持记录、阅读这对我的改变很大。它给了我独自面对未知和依靠自己解决难题的能力,也让我在很多事情上有了勇气和动力。
感谢一切都未知与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