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之美

作者: 茵草芳菲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06:06 被阅读0次

苹儿(茵草芳菲)

残荷之美

夕阳西下的水乡,寒风扫过原野,寒露凝结成霜,陌上已是一片萧瑟。我走在乡野的小路上,放眼藕田荷塘,绿意悄然褪色,颓势袭上枝头。但细看,那褪而不颓,色衰势在的荷莲,却有着凄美别样的风情。

我看到秋霜下的荷莲,不禁让人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 "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样美妙的风景和意境,是诗人对荷花的赞美。夏日里,亭亭玉立,令人惊艳,流连回眸的荷花。它犹如出水芙蓉纯洁脱俗,靓丽如初升的太阳一样明媚,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美,更值得让无数人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残荷之美

而眼前的荷花,却没有这样的艳丽风景了。眺望秋风凌虐的荷塘藕田,已经没有了接天的莲叶,没有了无穷的碧色,更没有了别样迷人的映日红花。仅存的是些零零落落的残枝败叶,和剩下半卷半展,半枯半翠的残绿,或是孤葶孑然地在风中摇曳。偶有一两只水鸟,飞翔在水面,与残荷互为孤映。这不禁使我想到 " 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骛与落霞齐飞 " 的苍凉与疏朗。

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乡下堂姐家前面是一片白水茫茫的浅荡滩。宁静的荡水,会在春天冒出半卷着的片片嫩荷叶,在炎热的夏天早已盖满整个水面。那时,斗蓬大的荷叶高低错落,凝珠晃玉,妙趣横生。特别是那娇艳欲滴的粉红色荷花,花枝招展,美丽动人,常常引来络绎不绝的过往行人驻足观赏。

残荷之美

到了白露为霜的秋天,寒潮劈头盖脑般袭来,荷莲这夏日尤物在劫难逃,逐渐凋蔽在萧瑟薄凉的秋风里......

我年轻时候看残荷,没有半点悲悯之心,只是感觉荷塘没了夏日之美。而到了花甲之年看残荷,竟有丝丝悲悯之情袭上心头,会情不自禁地常常驻足回望那残荷。心里在想,这还是那 "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裹红蕖冉冉香 "的锦秀荷莲吗?

残荷之美

眼下的荷莲,只有荷叶而无花了,甚至连叶都零落无几了。仅存的半池残荷,也被风吹霜打蔫了,但这并不影响它骨子里的美丽,和别具一格的风姿。

你看那托举荷叶荷花的茎杆依然坚挺着,像一根根旗杆,而上面依然站着焦枯的荷叶,俨然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还有哪零零星星的干瘪莲蓬镶嵌在其中,犹如一个个头戴照明灯的卫兵,依然坚定地守望着,守望着那廖廓的荷塘和一泓秋水。

残荷之美

四季更替,风水轮流,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眼下残许的荷莲,正是为了来年碧翠的新生。而荷叶相伴荷花经过一夏的风光,早已夺人眼球,光彩照人,让人欣然不已,又何必纠结眼前的一塘残荷呢?

宁可抱残站着死,绝不随风跪着生,这就是荷莲的本性。因为残而不泯,孤而守望,在霜风秋月下,自成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依然让人怦然心动,流连忘返......

残荷之美 残荷之美

相关文章

  • 2018-01-13

    残荷之美

  • 残荷之美

    芳莲辞夏渺如烟,残荷度秋听雨怜, 落入污泥藏玉藕,吐出洁籽化神仙。 昔日繁花今萎莲,胭脂褪尽谁人怜, 修得百载沧桑...

  • 残荷之美

  • 残荷之美

    图片摄影于:20161016,湘阴荷花公园 苏轼有一首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

  • 残荷之美

    苹儿(茵草芳菲) 夕阳西下的水乡,寒风扫过原野,寒露凝结成霜,陌上已是一片萧瑟。我走在乡野的小路上,放眼藕田荷塘,...

  • 残荷之美

    ”风吹荷花花瓣落 只因花已成熟时 为何美好留不住 只因成全好结果 不由如此顿感悟 残荷之美美于心

  • 残荷之美

    前些日,与老同学相聚在“十里荷塘”,荷塘已是一片残荷,叶如破伞,干如柴,但萧条中透仍有着一种别致的冬景。我在同学们...

  • 残荷之美

    深秋的黄昏,偶然路过街子村九眼莲种植基地,目光便被成片枯败萧瑟的莲池吸引,不由的停止了骑行,走下了公路来到河道里,...

  • 残荷之美

    残荷是生命的记录,如诗如画 残荷之美,别有韵味! 枝叶凋零的残荷 可能不是一副张扬的开放模样 亦可能失去了所有取悦...

  • 残荷之美

    下雪了。很小的雪,但足以让这个难得有雪的冬天别有风韵。 想起了朋友秀文在读到我的《枯枝之美》后给我的留言:写的真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残荷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bx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