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上的印记在身后层层腐朽。又到了一年草长莺飞时,俊彦已经年满18岁。
同年1月,日本侵略军从三面向锦州发动总攻,中国驻军3万余人奉国民政府命令,稍作抵抗即撤入山海关内,东北全部沦陷。
一时间,锦州境内从万亩粮田到民不聊生,为了躲避饥荒战乱,很多难民带着全家老少随着父老乡亲们背井离乡,推着独轮车或赶着马车,从四面八方逃到了乳山。
而这一年,俊彦和格雯也双双考上了北平师范大学。翠卿终于熬出了头。
俊彦觉得大学真美,湖光塔影、古典楼宇,庭院深深、草木幽幽,曲塘潋滟、花香流溢,真让人心仪不已。
这所大学是明晰大气的。俊彦每次去图书馆读完书以后,朝窗外一撇,只见花树环合,清波粼粼,风景堪许。
而茂行老师作为一个古文功底深厚的学者,也调到了北平师范大学教书。俊彦运气很好,能一直跟着这位德行高尚,水平甚高的老师学习基础课<<文艺理论与批评学>>。
可惜好景不长,东北国土的大举沦丧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学生运动,北京的大学就是大本营。一直到那年年底,学生运动如火如荼,没有停歇。
最终,学生宣布无限期罢课,许多教授也因此准备离校,校内形势一片混乱。教育部下令提前放假,其实就是变相疏散学生,以防事态扩大。
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永远面带微笑的茂行先生,今天的表情有些凝重却不失温和。听他讲课,不仅安心、踏实,还是一种内心的享受。
只见他一身便装,步履稳健,风度潇洒的迈进教室。在大家热烈的欢迎掌声中,他径直走上讲台,眼睛环顾了下四周。声音温和干脆,很容易让人感觉亲切。
“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很可惜,你们只读了半年,就遭如此国家命运。
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无论将来在怎样的试炼里,都能把用心阅读当成一种生活的姿态。
因为在阅读中充满着无数的乐趣,它的意义是无法替代的。当你们提升了自己的品味,拓宽了眼界,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真善美的事物。最好的东西,它永远在某个地方悄悄等待着你。
你们既要自信,又要学会自嘲,永远保持最谦卑的初心。这样,才能展示出一个人的强大与自信。
国难当头,连年战乱。我希望大家坚持读书,并不是让你们变成一个不问世事的书呆子。你们即将成为对国家最有用的人,终将完成自己将要做的事业!
希望我们再见!”
茂行先生对同学们语重心长地进行了最后一番演讲,便离开了学校,回到了烟台。国内形势也越来越紧张,没办法,俊彦和格雯一起被迫退学了。(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