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乙己悲剧的个体原因

孔乙己悲剧的个体原因

作者: 孟令爱 | 来源:发表于2021-03-13 13:03 被阅读0次

  “社会对苦人的冷漠”是周伏园对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的主题解读。

在别人的笑声里,孔乙己走完了自己的悲剧一生。鲁迅先生的确是让我们看到了世道人心对弱者的凉薄。这是看客的麻木,人的冷酷。

解读一个人物形象,分析他的悲剧命运的原因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也就是说孔乙己个体的悲剧原因除了来自社会的责任,也有他自己的个人原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他自己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穿长衫但是只能站着喝酒——穷困而虚荣。  

高高的个子却穿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仿佛十多年没有洗——十足的懒惰。  

不管对方是谁,满口之乎者——迂腐、自欺欺人,深受科举毒害。  

写字漂亮,受雇抄书却很快丢书——科举失败后,没有生存能力。  

两次挨打,都是因为偷——行为不端。

一个懒惰、虚荣、不求上进,有偷窃行为的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也是个悲剧人物。物质穷困虽然算不上是罪恶,但是最起码的个体生存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被淘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一个没有自我、精神不独立的人,才会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精神不独立,活在别人的眼睛里的人,他的命运注定是悲哀的。但是,一个人没有自我,精神不独立却不自知,是更大的悲哀。

人的精神思想经常会被时代和周围环境的裹挟,例如社会制度,权势地位,围人的目光。

十年寒窗,科举失败。靠读书换取功名的道路受挫,或者换条道,或者一条道走到黑,愈败愈战。这终究是个人职业规划,人生选择的问题。走哪条路是对的?没有答案。因为人生的答案,是自己书写的,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孔乙己选择了纠结,选择了糊里糊涂。或者说,他是糊里糊涂被推着走的,压根就没有自己的选择,也就是没有独立性,被某种思想控制自己却不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独立性是什么?就像小孩子长大过程中的第一个独立标志:自己能够独自站立,并且可以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所以说伟大的文学作品,具有自身强大的逻辑性,是无漏洞的。或者说,鲁迅先生除了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病瘤,也让我们看到了个体生命的病患。

读经典文章,从中看到了生命的状态,并且能够能够鉴赏和判断,这个过程本身的意义,更是阅读自己的生命。

相关文章

  • 孔乙己悲剧的个体原因

    “社会对苦人的冷漠”是周伏园对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的主题解读。 在别人的笑声里,孔乙己走完了自己的悲剧一生。...

  • 孔乙己的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的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 怎样看待孔乙己的“偷 孔乙己与酒 孔乙己的神情描写

  •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孔乙己性格特征。 3.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 2019-03-08

    揭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 众人讽刺戏谑,藐视,蔑视 批判 自身身体经济尴尬狼狈的境遇。社会底层的读书人 冷酷无...

  • 孔乙己: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又读鲁迅的《孔乙己》这篇文章,觉着身边有很多孔乙己,包括我自己好像也都有孔乙己的影子。 一个人最沉痛的悲剧...

  • 由孔乙己的悲剧说起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我们感受到孔乙己是一个好吃懒做、自命清高、迂腐可笑、死爱面子的封建...

  • 《孔乙己》:读不懂孔乙己的悲剧,因为太年轻

    在读书的时候,读《孔乙己》倒是没有多大的感触,只觉得他是一个迂腐落伍的可笑之人。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孔乙己...

  • 《孔乙己》

    文章来自网络 《孔乙己》是鲁迅的一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让人心生悲凉的悲剧人物。他虽是一个“读书人...

  • 时代巨变下的悲剧——孔乙己

    今天一大早起来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其收录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之中。《呐喊》主要抒发了鲁迅...

  • 《孔乙己》——封建社会的悲剧

    《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他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乙己悲剧的个体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dx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