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乙己悲剧的个体原因

孔乙己悲剧的个体原因

作者: 孟令爱 | 来源:发表于2021-03-13 13:03 被阅读0次

      “社会对苦人的冷漠”是周伏园对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的主题解读。

    在别人的笑声里,孔乙己走完了自己的悲剧一生。鲁迅先生的确是让我们看到了世道人心对弱者的凉薄。这是看客的麻木,人的冷酷。

    解读一个人物形象,分析他的悲剧命运的原因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也就是说孔乙己个体的悲剧原因除了来自社会的责任,也有他自己的个人原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他自己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穿长衫但是只能站着喝酒——穷困而虚荣。  

    高高的个子却穿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仿佛十多年没有洗——十足的懒惰。  

    不管对方是谁,满口之乎者——迂腐、自欺欺人,深受科举毒害。  

    写字漂亮,受雇抄书却很快丢书——科举失败后,没有生存能力。  

    两次挨打,都是因为偷——行为不端。

    一个懒惰、虚荣、不求上进,有偷窃行为的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也是个悲剧人物。物质穷困虽然算不上是罪恶,但是最起码的个体生存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被淘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一个没有自我、精神不独立的人,才会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精神不独立,活在别人的眼睛里的人,他的命运注定是悲哀的。但是,一个人没有自我,精神不独立却不自知,是更大的悲哀。

    人的精神思想经常会被时代和周围环境的裹挟,例如社会制度,权势地位,围人的目光。

    十年寒窗,科举失败。靠读书换取功名的道路受挫,或者换条道,或者一条道走到黑,愈败愈战。这终究是个人职业规划,人生选择的问题。走哪条路是对的?没有答案。因为人生的答案,是自己书写的,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孔乙己选择了纠结,选择了糊里糊涂。或者说,他是糊里糊涂被推着走的,压根就没有自己的选择,也就是没有独立性,被某种思想控制自己却不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独立性是什么?就像小孩子长大过程中的第一个独立标志:自己能够独自站立,并且可以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所以说伟大的文学作品,具有自身强大的逻辑性,是无漏洞的。或者说,鲁迅先生除了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病瘤,也让我们看到了个体生命的病患。

    读经典文章,从中看到了生命的状态,并且能够能够鉴赏和判断,这个过程本身的意义,更是阅读自己的生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乙己悲剧的个体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dx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