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戏精宝宝,是不是连自己也差点精分呢?
一会要假装成病人,让宝宝来“抢救”你;一会又要变成产妇,“艰难生产”;过一会又要“乖乖上学”……
图片来源:网络只要有几个孩子凑一起,不出意料,玩的游戏里面肯定有过家家,一会儿“扮演医生给病人看病”,一会儿“小厨师炒菜,煮汤,炒面条,煎鸡蛋……”在外面玩的话,孩子捡点树枝、树叶,野花,假装煮饭吃饭都能兴致勃勃玩上2小时。
图片来源:Pixabay过家家的魔力
看着宝宝披着自己的小床单,说自己是“奥特曼”要去打怪兽的时候,或者说纸箱是自己的床,跳进去里面睡觉的时候;还有拿着个物品煞有其事地打电话说秘密的时候。
你是不是也觉得孩子好玩又好笑呢?为什么孩子这么热衷于过家家?过家家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
图片来源:Pixabay大多数爸妈都感觉不可思议吧,但玩“过家家”对孩子非但不幼稚,好处还多着呢!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思维依赖于他的兴趣与活动,而不是兴趣与活动依赖于思维。
1、探索成人世界
过家家的行为,大多数发生在2~6岁的阶段,尤其是4~6岁更为明显。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
01
Sensorimotor stage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小孩通过移动和感觉来了解事物。
02
Preoperational stage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03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
04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在过家家中,孩子通过“模仿”大人日常的场景,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通过角色扮演来探索成人世界的规则,学会了怎样沟通和表达自己情感。
2、共情力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照顾“宝宝”将其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掉地上了会疼,“宝宝”和自己一样需要吃饭睡觉听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共情能力,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感受和照顾他人情绪。
图片来源:Pixabay3、锻炼想象力
小小年纪要扮演大人角色可不容易,比如要将玩具想象成真正的电话,把怀里的布娃娃当成会哭会笑的“宝宝”……经常玩过家家的宝宝根据需要扮演的场景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变化,其想象力也可以得到更好地锻炼,从而促进智力发育。
图片来源:Pixabay4、领导力
在玩过家家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角色分配,角色台词,哪个人负责做什么,站在什么位置等等。这样就需要孩子进行沟通协商,经常玩过家家的孩子也更有利于团队协作力和领导力的提升。
家长如何参与“过家家”?
虽然知道了“过家家”对宝宝有很多好处,但很多爸妈可能还是会对已经玩了千遍万遍的过家家游戏有点苦恼。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台词,甚至连故事情节都大同小异,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呢?
图片来源:网络游戏细节拓展
比如孩子说要玩“老师给同学上课”的游戏,那么除了常规的角色扮演,孩子准备教具,比如粉笔、黑板、尺子之类的东西。
还可以引导孩子想象一下,上课的教室要怎么布置。是上识字课呢?还是上手工课?在一些游戏细节上引导孩子进行想象,也可以玩出更多新鲜感。
锻炼孩子应变能力
在扮演过程中,可以假装制造有一些小状况,让孩子想解决办法。
比如在扮演“去超市购物”的游戏中,中途堵车啦,去到超市找不到要买的东西啦,要怎么问售货员啊,或者“上课调皮捣蛋”等这些情况的话,要怎么处理等。这些都有利于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和面对困难时不轻易逃避的态度。
图片来源:Pixabay培养良好习惯
在和孩子玩过家家时,也可以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比如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就可以普及早晚刷牙的个人卫生习惯,吃饭的时候不挑食,吃完饭如何收拾餐桌等等都可以在游戏中告诉孩子。这样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不喜欢的规则,在玩游戏的时候孩子也都会乖乖接受啦。
因此,对于孩子玩过家家这件事,如果孩子邀请你参与的话,不妨放下成年人的架子,尽情投入到游戏中吧!
喜欢今天的分享记得点击关注查看更多有趣育儿知识哟!还有分享让更多父母知道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