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今从事写作也快一年了。在此期间,虽不能说饱尝人生苦寒,但却也经历过大大小小、呈波浪线形的打击,尤其是那次的抉择,差点令我放弃心中的那片海、现在想想,仍心有余悸。
那时,我还是满怀着梦想与希望的,每一天在我看来都有这样那样的欢乐,心中的激情,就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体内永不停熄。我企图历练自己的文笔,于是,在百无聊赖间,我飞快地翻看着手机上的写作软件,期望能找到一个可以真正接纳我心灵的平台。因此,我发现了,那个陪伴我很长时间的一个网站——简书。我正是冲着“创作你的创作”这句话,一时心血来潮,“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在这里“大显身手”。
我起初并没有真正爱上写作,纯粹是因为自己的作文分数实在太低,迫不得已,才选择创作这条道路,但那时却还打着“大显身手”的幌子,实是可笑。每当别人谈及我的作文时,我为了掩盖事实,总是笑而不答,故作高深,反倒把对方搞得云里雾里,真以为我是什么“大能”呢!嗨,让那帮“弱者”去谈吧!我不搭理他们就是了。
我也真正意识到,别人早已在写作的路上跑到了我远眺尚且不及的远方,还仍不肯休息;而我呢?恐怕还没迈出去一步吧。真是讽刺!于是,笔记本便成为了我第一个亲密无间的兄弟。我始终怀揣着它,真就是“手不释卷”啊!我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一看见有价值的东西,立刻什么也不顾,赶紧掏出笔记本来记录,还美其名曰:为写作积累素材。
我始终坚信着林清玄先生“喝茶吃饭,挑水搬柴,无不是道。”这句真理。因此,为了积累素材,阳台上那几盆花全部成为我的主要关照对象。我时常小心翼翼地捧着笔记本,像只小熊,笨拙地趴在阳台上,耐心地观察着,记录着,有时竟恨不得将花儿的根须挖出来,好供我观察。我绞尽脑汁,琢磨着描绘一朵花应该用怎样的语言,诸如“花朵散发着甜软的光泽,不光惊艳了自己,更惊艳了我的心。”和“远眺过去,那花儿,就像是粉红色的火苗,正热烈地蹿跃着。”之类的话,我写了不下十遍,再也想不出什么新的语句了。最后还得狠下心来,在纸面上画出一个黑色的大叉,笔油甚至都已经渗透到纸的背面,然后我猛地撕下,并烦躁地搔着自己的头,险些扣出血来。唉,罢了罢了,就不提它了。
令我惊诧的是,我辛辛苦苦、东奔西走、累的腰酸背痛才积累下来的近十天的素材,就这么被一篇文章完全否定了。我在简书中写下的第一篇记叙文竟是如此支离破碎,就像是玻璃和泥土,几乎不可能连接上。虽说我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可惜全都是废物,每一个字都十分单薄,没有一点感染力,感觉上就像我一个人在自吹自擂似的,而且草草结尾后,正审查时定睛一看,哎,那些主要的事件怎么写着写着就“自我隔离”,再也不见其踪影了呢?当我寻着线索将整个事件重新挖掘出来后,才发现,这些事极其琐屑,再捡起来写,怕是没有什么意义吧?况我刚刚还想发布,恨不得不能告知全世界:我在大街上拾到了一毛钱!我只好灰溜溜地将这篇文章在“出世”前就给扼杀了。
唉,看来需要换一条道路了。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主攻玄幻小说吧!然后,手指狂甩加东拼西凑,终于是诞生了第一篇文章。我本就认为自己是“行动上的巨人,语言上的矮子”,纯属一个土包,甚至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产生了质疑,潜藏在内心的期待,也如风中的残烛,那火苗忽明忽暗。心有忐忑地将它发布出去,结果过了几天,也不见有几个读者肯给出鼓励亦或是评论的话。这倒好,心中唯一残留的火苗,没等来木材,倒是迎来了冷水。火在水的荡漾下,彻底放弃了,不再发出一丝光亮。
那次的打击,可以说是不偏不倚正中我的心扉。我有些崩溃,恨不得让手机插上翅膀,翱翔于屋檐下,最终摔得稀巴烂,像坨烂泥——但我实在心疼。我并没有被彻底打败,因为我想起了那句话:“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我,可以说是重新站起来了。
很荣幸,多更了几篇文章,也总算是有一些读者肯正眼瞧过了。记得当时我看着少量的收益,高兴得就像回到六岁的时候,欢乐地拍手、跺脚,嘴角也不住地裂开。幸好当时父母出门办事了,否则我肯定会被送到精神病院去。但可惜的是,这种快乐并没有维持太久。我很快就陷入两难的深渊之中了。
我百无聊赖间,在简书中写下一些论文,以期望能给读者带来益处,不想其受欢迎程度竟要远远高于我的小说了。这怕不是“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吧!我哭笑不得,顿时竟也有了弃“贫”投“富”的遗恨心理。但再一想想,我所写的小说,其实也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同伴,割弃了,也如挖心掏肝一样痛苦不舍,实是于心不忍。思虑许久,我悬在半空的食指,终究还是没有按下删除键。
偏偏这时候,我又有幸看到两篇文章,更是煽动了放弃小说的邪火。
那两篇文章,皆出自于语文系教授之手,是我的亲戚帮忙淘来的。 我想着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可也未免得到的太多了。当时我的心情,完全不是“震惊”这一词可形容的。因为,这两篇文章都很质朴,没有什么华丽之处,但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把“语文”诠释得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仿佛能从字里行间走出来,跟我谈笑风生一样。这文字功底该是有多么深厚啊!甚至在赞叹着读完后,我仍沉浸在文字的世界当中,许久不能自拔。唉,我的文字恐怕在那些真正的能人面前,不过也就是小孩儿的水准。哎,不对,我好像本来就没成年呢!
我真正清晰地认识到,我的文字并没有经历过时间的锤炼,而且我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心所写,“我手写我心”,但问题是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可能我根本就没有提升,反倒在打起转转,自娱自乐。以我这“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野路子,岂可比得上受过正规教学的浸染?毕竟这世上,青少年间也就能闯出来韩寒等几人,不太可能再凭空冒出来一个什么“刘寒”、“李寒”等等——人家毕竟是有天赋所在呢!
其实,在如今的时代,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的确,读者都是些懒人,真正重视的,怕也只有那些闻名的大家罢了,很少能静下心来去看看其他作品。即便是看了,怕也只是如走马观花般扫过一眼,再云里雾里地离开,所见的内容,也真就同过眼烟云一样,要是提问他,绝对会一问三不知。而且,网络上那么多篇文章,鱼龙混杂。要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些文章,好的各有千秋,编辑看后真是叹为观止,恨不得把那些作者全部抓到眼前,商讨着出书,只差跪下叫爹了。你觉得他们还有心思继续翻看别的文章吗?坏的,那真就是一塌糊涂,就像是吃过饭后又吐出来一样,每一件事都写得模棱两可,除了自己和神,别人要辨认出写得是啥都不可能。这样的文章,不光得不到编辑的赏识,反而还把编辑一天的好心情全给搅黄了,那他还有可能去翻看别的文章吗?
但是,真正的沧海遗珠还是少之又少的。请想想看,若是文笔真就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那他所写出来的文章可真就是黑洞,读者只要敢在它的边缘试探,就一定会被吸引进去。看不完的话,想出来都困难。那样的高手,还愁不被重视吗?说到底,大师永远不会去说自己是没有遇到识货的伯乐的奇珍异宝,而唯有弱者,才会打着“未被发现”的招牌,自以为是但其实自己真就啥也不是。
难道说,我竟也是一个弱者,弱到甚至连自己都无法看清了吗?
我下了一个狠决心:从此以后,能力不够,坚决不写文章!也许,等我接受到正规教育后,才是真正动笔的时刻吧。我不断安慰着我自己。
思前想后,我甚至还特意在简书上写了一篇文章,来表明自己舍生取义般的观点。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我的手指不停使唤,不但没有发布,反倒是删掉了。
真的,为什么要放弃呢?写作可是我心中的一片海呀!它是我的精神寄托、是我灵魂的摇篮,我曾有多少次绝望无助时来寻求它的帮助呢?现在,反倒要卸磨杀驴了,不去管它了,是吗?我自嘲地笑着。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心中的那片海,我也不应该放弃啊!想到这儿,我解脱了,我释然了,我仿佛又回到小学时期无忧无虑的快乐了。没错,我跨过心中的那道坎,砸碎了铁环,不再受到拘束。
或许,有时我们真就不应该想太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片海。我们应该为之奋斗,为之狂热,而不是瞻前顾后,最终折戟沉沙,不得不选择放弃。
为了自己心中的那片海,得到的,是快乐,是美好,是无愧于自己的幸福。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不去坚守呢?
如今,我依旧在写作,依旧在使用简书。在夜间,我看向窗外。薄薄的月光洒下,照在树上。形成的影子,好像是一个人,它在我眼前那漆黑而漫长的路走过,在充满苦难的人生走过,沉默地走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