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受教育,最重要的时机,就是要把握可以打基础的时候把基础打好,基础没有打好,他将来的路就走不远。所以在这里,我想了很多,尤其我是读师范的,将来要当老师的,我现在为自己负责,将来要为学生负责,如果还有家庭还有孩子,我还要为孩子负责。怎么为自己负责为他们负责?至少在教育这个环节上要先解决。
一般人很注重现实生活的问题,譬如经济地位这类事情,但这类的事,往往要有机缘的配合,机缘是“求之在外者”;所以,你说我要挣多少钱,我要升多大的官,这不一定是你能掌握的。但是教育,教育是“求之在我者”。你决定教育自己,你就教育自己了。你决定怎么教育你的学生、决定怎么教育你的孩子,这往往是你意愿所在,你想做,你就做得到的。所以儒家的心灵,非常平正,也可以说非常聪明,这叫智慧。它叫我们掌握我们要掌握的,不要急于掌握那些我们不能掌握的,而一旦我们能掌握的掌握了,那些我们不能掌握的,它也往往自动会到来,所以我们先努力我们能努力的。自我教育是我们能努力的,你教育你的子女——尤其是他在小时候,这也是你能努力的,立刻可以把握,而且立刻可以产生效果。
于是我就想走这条路,我就要在这里尽本分。所以我在学的时候就开始找一些古书来读,虽然当时还不知道要从《论语》读起,但是毕竟读了一些古文,结果我的古文程度在同学之中,就成了佼佼者。只不过读了半本古文观止,就变成佼佼者了。告诉各位,这个时代要成就是很容易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嘛。所以我当时就立志,将来我有学生了,一定要让他读古文。
后来我毕业了,遇到掌老师──掌牧民先生──这段经历我曾写作成一篇文章——《掌老师与我》,网路上都可以搜寻得到。文章据说很动人。“据说”的意思是听别人说,因为我自己说的不算,──不过,说实话,我自己看也是很感动的。我每次看都掉眼泪,不是煽情的泪,而是遇到这种有传承文化情怀的老师,他一步一步教导我,这是令人感动的。
我毕业就遇到掌老师,他教我读的第一本书叫做《论语》,那时候我已经二十岁了,所以各位,你的孩子无论几岁开始读,都不要认为年龄来不及了,我们自己呢,无论你是超过十三岁、超过二十岁,甚至已经三五十岁,其实也都可以开始自我教育,这是你能掌握的。像我父亲,我父亲是一个不识字的农夫,但是后来我推广读经,我也劝他读经,他从九十二岁开始读经。
——选自王财贵教授《只要你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