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月宝鉴今日看点娱乐圈
各地买房态度对比,你选择“迷途知返”,还是“执迷不悟”?

各地买房态度对比,你选择“迷途知返”,还是“执迷不悟”?

作者: 魔力猫_Molly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18:01 被阅读0次

    有多少人,每天不是被闹钟吵醒的,而是被房价吓醒的?又有多少人,渐渐地忘了如何呼吸,只日复一日狼狈地喘息?

    一早,雄安楼市疯狂24小时的新闻占据头条,拿出手机,赫然看到某小区房价2天跳涨1万的消息。

    有时候不免感慨,也许,城市之所以如此拥挤,只是因为有太多装载不下的梦想。一个又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只剩被遗弃的残躯,还未来得及清理,就已腐烂在缝隙里。

    原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买了房,还有远方的苟且。

    我想这就是国内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也是其他一些国家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只是还好,在席卷理智的房价面前,还是有些人能保持清醒。


    香港,一个普通年轻人对待买房的态度:“我不觉得房价合理,但我会买,因为身不由己。”

    香港曾连续4年排名世界房价负担第一城市,在香港,外企集中的维港附近地区,如中环、尖沙咀、铜锣湾,房子每一尺(10尺/平方米)差不多2万,也就是说,1平方米的价格是20万左右。

    这就意味着,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买一间40平方米的房子,面对的现实就是,也许要工作1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而且还要女朋友愿意分摊。

    香港的房价高,其逻辑与内地相似,就是炒房现象的存在。这就造成了很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房子的人因为可以出租,得到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故而房子也越来越多;没房子的人又因为房价的不断攀升,反而更加买不起房子。

    在香港,年轻一族面对的尴尬局面虽然很难摆脱,但好也好在正因为很多人真的买不起房,他们反而不会把房子看得过重,房子并不会成为谈婚论嫁的硬性指标。

    而在内地很多地方,严重的攀比嫌疑和不良的婚嫁习俗导致:没有房子,结婚比登天还难。


    澳门:热衷于在一关之隔的珠海购置房产,上演“双城生活”。

    对于澳门人来说,珠海生活成本低,空气、环境都不错,而且珠海的房价仅为澳门的1/7,人口密度也只有澳门的1/20,所以无论是自住还是度假,珠海都是理想的选择。

    在澳门,投资房产动辄千万,在珠海,几十万即可。虽然,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澳门已超过瑞士成为全球人均财富最高地区之一,排名第四,但多数人的收入增长也远不如本地楼价增长。

    所以,在澳门买房,土生土长的中年人供起来压力都很大,年轻一代的澳门人更是无力承受。

    而在珠海购房,不仅能满足澳门人注重景观的需求,而且大部分在澳门工作3年以上的年轻人,在珠海购房几乎就没什么压力了,很多人都是一次性付款。


    美国:就算有余钱,年轻人更愿意把钱拿来投资股票,而不是砸进楼市。

    美国人的信用分数是从第一张信用卡开始的,任何贷款,包括学贷、车贷、房贷都和这个分数息息相关。一般来说,信用分数越高,贷款利息越低。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对于年轻人收入的稳定性和长久性的考核越发严格。

    在美国,年轻人买房的成本很高,要么他们没有足够的储蓄来支付首付,要么没有足够高的信用分数来获得贷款资格。而且,购房后的各种税收,也造成买房容易养房难。

    所以,租赁房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年轻人普遍对购置房产不感兴趣,对于他们而言,租房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更为灵活自由。

    美国近十年个人房屋拥有率水平

    澳洲:年轻人不具备购房能力的话,要么租房,要么住在父母家里。

    澳洲的年轻人买房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购房的比例也并不高,他们对房子没有什么特殊的情结或很深的执念,反而十分注重家庭氛围,强调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

    如果说,中国人把豪宅看成财富的象征,澳洲人则偏感性,他们把住房看成温暖的窝,房子的面积取决于家庭实际需要。

    澳洲的年轻人买房一般不靠父母,在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前,或是有能力但还没决定买房前,他们多会选择租房。若是要购买房产,一般也是自己攒钱付清首付(8%~10%),然后再分期还款30年。


    伦敦:高房价同病相怜,城市的压力让年轻一族“苟延残喘”。

    房价持续飙升,实际工资增长又停滞不前,放弃买房、转而选择长期租房已经成为英国年轻人中的常态。

    经济增速缓慢,高档住宅开发规模和租金上涨的速度远超于年轻人收入增加的速度,很多失业、低收入甚至负债的年轻人已经被城市排斥在外。

    2015年,伦敦就有超过6万户居民搬离首都。虽然伦敦对兼具才华和梦想的年轻人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要在伦敦站稳脚跟,就像在夹缝中求生存,压力巨大,生活艰辛。

    买房,对伦敦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很多年轻人选择与父母同住,好省去租房的费用,但更多年轻人则是迫不得已地居住在条件恶劣甚至危险的房子里。

    如果幸运,家庭条件还可以,伦敦的年轻人要购房,也会选择向父母求助。


    新加坡:大部分年轻人买房不是问题,政府福利条件好。

    虽然新加坡寸土寸金,但新加坡的年轻人却十分幸福。

    很多年轻的新加坡人,在结婚之前,都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出发点是方便孝顺和照顾老人,也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丢人的事情。

    在新加坡,政府是组屋的唯一出售者,掌控了组屋价格定价权,买组屋相当便宜和合算,对于低收入家庭购买组屋,政府会根据具体情况的衡量给予一定补贴,最高是4万新币。年轻人要购买新组屋,如果是跟父母成为邻居,政府也会补贴1万的新币。

    政府还会适时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翻修、加建组屋,每个新加坡人工作后月薪的20%用来做公积金,政府补贴同样的金额,这些钱日后可以拿来还房贷。

    也就是说,大部分新加坡的年轻人,结婚后才可能考虑买房,而且只要有正当工作,买房是相当轻松的事情。虽然也有限制条件,但都是很容易达到的条件。


    德国:没有房贷压力,只有啤酒、足球和美女......

    德国的租金和房价维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他们独有的安居文化并不热衷于买房。更根本的原因也在于他们去中心化的城市格局,除了柏林,几乎没有超过300万人口的城市。目前来说,柏林的土地,可谓供大于求。

    德国政府规定,房东不能随意赶走租客,租金也不能超过规定的价格上限,而且对于炒房者,政府专门准备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予以打击管控。

    对于德国人,房子只是居住的保障工具。据调查,在德国的无房家庭,并不是没有经济能力买房,相反,至少1/3的租房家庭有充足的资金买房,而且德国城市房价普遍不高。

    除了公务员较多因为工作地点固定而购房,一些工作经常变动的德国人选择租房,以避免买房后续费用多、手续繁杂的麻烦。况且,德国租房条件好、制度健全。


    法国:挣钱是为了消费,不是为了成为奴隶,失去自由。

    法国一直是浪漫的代言词,法国人对于买房的态度也同样洒脱,很多年轻人表示,就算有钱也不买。

    在法国,房价也居高不下。但如果没有房子,可以依据收入证明申请住房补贴,而且法国政府对房租的管控也很严苛,租房的压力远小于买房。

    在巴黎,政府还建了“社会住宅”,等同于公屋,即政府以较低的价格出租或者出售给市民居住的房子。目前法国已经拥有超过470万户的社会住宅,巴黎8成以上的居民,也都符合申请社会住宅的资格。


    韩国:提到买房就头疼,房价上涨,已失去信心。

    韩国平均购房年龄已达41岁。据调查,首尔35-49岁的中年男人中,接近20%均为单身,因为在韩国,也普遍存在无房不婚的现象。

    韩国年轻人想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几乎不可能。在首尔,江南区的房价每平米已经突破人民币7万元,对比微薄的薪资,即使不吃不喝十来年,也才勉强买下一套八九十平米的房子。

    而兄弟姐妹一向多的韩国家庭,婚娶若都想靠父母资助买房更是完全不现实。所以,自身积蓄与家庭实力都不够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也只能无奈选择租房。


    日本:很少买房,房子跟汽车一样是会贬值的商品。

    日本的房子是捆绑永久土地产权一起销售的,即使你买的不是独栋而是公寓,你也能按整栋大楼的户数来平分土地所有权。

    一般日本人的观念认为,房子只是个商品,而是个商品,就会有损耗,有新旧之分。在房子卖出的那一刻开始,房子就开始贬值,一般十几年后,价值才开始进入一个稳定期。

    在日本,尤其东京,大多数年轻人根本不考虑买房,而是以租房为主,即使结婚,也是如此。直到有了孩子,确实有改善的需要,他们才会考虑买房。


    这篇文章的观点存在局限性,看看开心就好,不必当真。

    但我也希望很多人能意识到,房子不等同于幸福感和安全感。如果没有亲情和爱情,一所房子,不过一个冰冷的盒子,哪怕能遮风挡雨也不如有人陪你躲雨的屋檐。

    心里有爱,住哪都是家。身边有人,天下即为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各地买房态度对比,你选择“迷途知返”,还是“执迷不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lo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