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回家两天,昨天还算做有益事,今天上午收拾了衣物,还算有益,大部分时间便是在看《鹿鼎记》了。看书的计划搁浅,就看起电视来了。
这两天算是家里最忙的时候了,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的食品、用品,爸妈也是最忙了,从小到大这一点倒是都没变过的。虽然不如小时候那般欢喜,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有更多的伙伴一块玩,但总是到了一个时候,大家想着要见见面,聊聊天,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人们,我们从还会互相挂念下,而不会遗忘。正如《寻梦环游记》里面说的,有人记得你,不会被遗忘,便是真正的活过吧!
小时候过年,可以去表哥家,外婆家待个十天半个月,和那边村镇里的小伙伴都熟悉了,一点不怕找不到人来玩。如今去了,大家都长大了些,好多人已许久不见,也不知如何再能熟识起来,有的也搬离了老家令觅归程,便找不到了,更有的已忘记了姓名,如此却也习惯了。不知道怎么玩耍呢!于是,现在就很少在姨妈家里或者外婆家里呆了,每次去和离开总会想想小时候的事情,一些年轻幼稚的面孔,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我们都长大了,过去了好多年了是吗?难得会碰面,一时的欢喜在交谈几句后忽然平淡下来,寒暄问候以后常不知如何再继续。这人我知道是谁啊,过后再忆起,脑子里还是十几岁的样子,或者说是幻想的十几岁的样子。
以前,街道上到处都是玩耍的孩子,一群一群的,有十二三几岁的,还有七八岁的,都在一块玩,大人们就在一旁下棋,打麻将,等到中午吃饭,然后一块回家。如今,孩子的游戏变了,但街道上最多的还是他们的身影,只不过我们这些“老一辈”玩家,倒是不知何处去,那街道上想这块合适的地方站可是不易的,偶尔成群,也都想着快找个小的空间,大家呆在一块,比暴露在众目睽睽下舒适的多。
初高中的同学最合适玩耍,大学时候开始就每年必见见,胡扯一番,我当然大多时候愿当听众了。有的一直都见,有的渐渐就不见了,这就是习惯吧。或许再过些年,就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了,我记住的只有他们年轻而幼稚的面孔,朝气蓬勃的人们啊!就算会遗忘,也不差,毕竟遗忘不是最差的事情。
有时一人,有时结伴,在县城的街道上漫无目的的闲逛,说着无谓的琐事,或者讲无谓的道理,很想遇到会令人欢喜的人,避开不想见的人,不想听人讲道理,更不想给人说教。人们慢慢的度着时间,闲聊各自的事,欢笑、惊讶或稍微严肃,在来往的车辆里,在金色的黄昏,在雾色的雨中,我觉得像是在过听说过了好久的生活故事。我惊奇的发现,记忆和想象里的画面都在一步步的上演着,我的确惊奇于此,却又有些恐惧,这难道就是生活的全部吗?
有人在我的身前,身后,我的左右,在给我演绎着人生中所有的一切。我仿佛已经读过无数个这样的故事,确仍希望故事可以在影屏正式上映。我既不是编剧也不是导演,我不知道要演什么,确总知道不过是插图的某一页。谁知道,我早已翻遍了所有书籍,从前和往后还。故事在每万亿个人间上演,每一页只需要签订日期。可纵是做了那个定日期的人,想必也令人乏味,故事在不断的组合、排列,始终脱离不了最初的轨道,又如何能驶入新的地方呢?
如果这就是孤独,这里有点跑题了,因为我不想再拉“战线”了,希望会被领会意思,每个人需要的就是那个可以让自己看到新故事的人,而不是写就的篇章。匆匆结尾,来日再续,不知哪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