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岔口》,是以抗战时期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敌后抗战的故事为素材而创作的。在简书上发表后观者寥寥,为啥呢?令我困惑;是小说题材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是我写作水平太凹,不能吸引读者?还是小说名字不够标题党的要求,很难使读者关注?这些问题的确需要时间验证。
我现在不管那些,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小说写的更好,把小说的名字《三岔口》,改做《山河魂》,取自国破山河在之意,不知妥否,望大家有兴趣可以出主意、出更好的名。
这部小说以女主人公刘巧妹为主线,反映了她从一个天真活泼又爱耍小性子的农民的女儿,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下党员,并在日本占领下的冀中残酷的斗争中的突出表现,为抗战做出了贡献,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由她而引发出来的两个人物:何大龙、何大刀也是颇具亮点的,人物性格都有发展变化的,一个成了她的丈夫,一个成了她的战友,富有戏剧性地是两个人在漫长的八年抗战中,她的丈夫在激荡的历史中蜕化变成了庸俗的政客;一个从自私狭隘,个人主义打天下的所谓司令,转变成一名勇敢的抗日烈士,而刘巧妹与他们的感情纠葛贯穿始终,有时风花雪夜有时惊心动魄,更多的是战争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洗礼和锻炼。
小说复原了当时社会各种人物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各种心态和行动;民众团结起来的过程,中产阶级的积极性和妥协性,官僚地主的贪欲和献媚,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以及共产党人大无畏抗战到底的信心。
这部小说是我历经三年深入冀中采访构思的,当初是以电影脚本写作的,也已在国家广电网公示、省广电立了项,是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终因投资未果,致使搁浅。
做自媒体后,在同仁和导演的鼓励下改写成长篇小说,一来告慰抗战先烈,一来答谢冀中父老乡亲的支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部小说隐约有观看视频的感觉,有些叙述和描写颇似电影镜头,这都是电影脚本的痕迹,实难做到“踏雪无痕”也。我写这部小说不是为赚稿费,也不会用虚晃的靓丽来充斥内容的张力。抗战历史本就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活剧,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民族之战,是国破山河在的悲壮!
抗战历史学家萨苏在他的著作《国破山河在》中说:
高粱红了、高粱红了,东洋鬼子来了,国破了,家亡了、、、1937年,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放下手中的锄头、铅笔。用最简陋的武器,迎着意图灭亡自己家国的侵略军,沉默,但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自己家园的前面。
这部小说就是从这里生发——
这部小说计划在今年完成登录发表,希望简书各位网友支持关注,提出宝贵意见。
附件:小说《山河》人物表
刘巧妹:女18岁 女一号 漂亮 白皙 身材窈窕 会武功
何大刀:男20多岁 男一号 威武 健壮 略显忧郁 善使大刀 善骑马
何大龙:男20来岁 男二号 英俊 潇洒 29军团副 刘巧妹丈夫,后腐化
齐 志:男20多岁 地下共产党员 精明 干练 会武功
刘小胖:男10多岁 女一号弟弟 儿童团长 爱好武术 是孩子头
孙花椒:女10多岁 孙不留的闺女 漂亮 活泼
李娃子:男10多岁 憨头憨脑 李二蛋的儿子
(跟着小胖的男孩女孩大约几十名,均爱武术活泼好动)
段士鹏:男20多岁 地下共产党员 县党部行动科长 枪法好 身手矫健
刘三炮:男40来岁 拳馆馆主 善言辞 善高阳短拳 善使大刀 女一号的爹
刘布头:男20多岁 憨厚 刘三炮儿子 善使大刀
孙不留:男30来岁 彪悍 善良 善骑马 善使大刀 英勇无畏
马翠花:女30来岁 干净 利索 善纺织 孙不留妻子 与女一号对手戏较多
(女一号周围大约几十名18岁——30来岁妇救会员)
吉团长:男30来岁 29军某团团长 在卢沟桥战斗的戏份较多
(29军副官 战士大约百十人 老百姓几百人)
刘匹夫:男20来岁 懒汉 在抗战前线为救女一号牺牲
李二蛋:男20多岁 闲人 好热闹
媒 婆:女30来岁 干净 巧言 水蛇腰 善保定方言
麻 八:男30来岁 瘦小 精干 善谋 枪法好 是男一号的助手 戏份贯穿全剧
(麻七手下几十名精干男勇士均善武功善骑马戏份多)
纯 子:女20岁 反派女一号 日本特务 白皙 漂亮 善文善武 柔中带刚
竹山庄:男40多岁 反派男一号 日本商人 暗藏特务 善武术 戏份多
(竹山庄手下十多名伙计暗藏特务善武功)
紫 鹃:女18岁 漂亮 干净 在佟府伺候老夫人
胡管家:男50来岁 刘三炮拳馆管家
孟宝田:男30多岁 地下共产党负责人
王子兰:男20多岁 地下共产党员 纱厂老板
军 曹:男30多岁 大胡子 粗野
卢护财:男30多岁 胖 大脸 县长
韩 玉:女20岁 漂亮 戏曲演员 王子兰妻子
李春芳:女20多岁 教师
周一帆:男18岁 大学生
老夫人:女50多岁 佟军长母亲 德高望重
王 五:男20多岁 汉奸
孙老爹:男60多岁
老 马:男50多岁 老马涮肉馆老板 地下共产党员
香月青司:男30多岁 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