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明代篆刻家甘旸的《印章集说》是印学的一部总纲,那么有徐上达所著的《印法参同》,则可以说是一部完成了篆刻技法理论化的著作。甘旸为印学所作的具体分类,在这部巨著中均有详细的分析。对于章法、篆法、笔法、刀法乃至到篆刻所用之治印工具,都做了深入纵向阶段的推进。
徐上达,字伯达、安徽新都人,生卒年不详。《印章集说》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出版。由徐上达长子徐凤来作注,而校者乃是当时文坛的名士宣城梅鼎祚。其中前八卷为徐上达三子徐凤起以青田石摹刻顾氏《集古印谱》并加以订正的钤印本印谱。此外又收集许多明代知名印人、未名印人、无名氏印作和自刻印作,甚至收集了两方当时在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两方外文印章,并收于第二十四卷“蛮夷印”类中。无论在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印章的收集上,都显示了作者博大精深的才能,其中很多对于篆刻创作论、技法论都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称之为明万历后期划时代的印学巨作,是当之无愧的。
对于很多喜爱篆刻的朋友结合篆刻发展历史,读一些古人的文章,对了解整个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是很有帮助的。
《印章集说》自序中有如下一段话:
古语云:得十良剑,不如得一欧冶。盖以有欧冶,不患无良剑。今印法其良方矣,得印法,其得欧冶矣。
欧冶子,铸剑大师,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上文之意是说得再多的良剑,也不如得欧冶子重要,得欧冶子之铸剑之法,自然可以铸出良剑。篆刻亦如是,不得其法,则治不出好印。
那么对于篆刻之法究竟为何,《印章集说》中则是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作了阐述。
在讲授印章创作过程时,在《画图像之间架》中,论及设计印稿时有如下的论述:印文篆义,俱已通晓,随将印朴(指印面)约其长、短、阔、狭,画圈于纸上,试篆于内。
这就是我们如今依旧在运用的设计印稿的步骤。之后书中又详细的介绍了一字印、二字印、多字印的分布之法。看来与我们如今见到的篆刻普及读物十分的类似,十分通俗、十分浅显。但是在介绍完之后,又有升华的论述:
灼有定见,方可放心落墨。如架屋者,从外而观有门墙之开合,从内而观有堂室之深浅,上下相承,左右相对,参差有理,文质自如。析求之,各具一种;合求之,总为一种。俨然有馆阁气象,不落小巧,斯为大方家。
我们再来看其中《慎雕斫、稳结构》中对运刀之法的阐述:
运刀时,须先把得刀定,由浅入深,以渐而进。疾而不速,留而不滞,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盖不足更可补,有余不可救也。
这些言语便是在最初学的读物中也是可以见到的论述,这样娓娓道来,为初学者指明开始运刀之时的方法,似乎浅显,但是徐上达的目的绝非简单的技法授受,书中紧接着论述道:
此须是手知分晓,亦全凭眼查毫芒,所谓得以心,应以手也。即有笔画当偏曲处,亦须先限以绳直,令笔有依据,刀随转移,将见丰度飘然,终不越规越矩准绳之外矣。由是笔笔着意,字字精思,了无苟且遗失,斯称完美。
上文之意,将运刀技法之宗旨分析的十分透彻,其间心手相应,刀法与笔意的统一,均是治印者不可不知道的道理。即使对文言文不是很熟悉的我们,依然可以较为明了。
这种先浅显的介绍方法,再从中解释篆刻之道的方法是《印法集说》的论述方式。以技法进乎于道,以理统领于法,是徐上达将技法理论化的根本所在。
其时对于自己治印,徐上达曾言“我不攻印而知印”。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篆刻之道上,其造诣是不如同时代其他篆刻家的,但是在印论和印章美学论上,其造诣又大大的领先其余之人。之前我们所述都是其在印论中的一些介绍与观点,我们再来看看其印章美学中的观点。
其时的印章美学亦是风起云涌,既有沈野的“自然天趣说”,杨士修的“印如其人说”,朱简的印章“笔意表现说”,也有传神说、感兴说等等。
《印法集说》:印字有意、有笔、有刀。意主夫笔,意最为要;笔管夫刀,笔其次之;刀乃听役,又其次之,三者果备,故称完美。若徒事刀而失笔,事笔而失意,不几于帅亡而卒乱邪!
看到这段文字,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很多后人在论述中都有类似的论述,特别是在论述印章的章法、笔法、刀法时。
徐上达说到字法有方圆、疏密、主客,论及笔法有动静、巧拙、奇正、丰约、肥瘦、顺逆,论及刀法又有中锋偏锋、阴刀阳刀、顺刻逆刻、深浅、工写、难易等等。这些理论上的许许多多的矛盾,在其笔下奇妙地和谐统一在一起。其中蕴含了很多哲学层次的思考。
论及方圆之时,曾如此论述:
篆刻有方有圆,须于字画折肘、伸腰、出头等处分体,不可方圆杂也。然而朱文多用圆,白文多用方。其白者,字画向背,又自有方圆。背在外,须方正整齐,始有骨力,但不可太著;向在内,须活波流动,始不死煞,但不可太放。
这是我们在介绍篆刻章法方圆法中用到的几方印章。
论及巧拙之时,是如此论述的:
太作聪明则伤巧,过守成规则伤拙。须是巧以藏其拙,拙以藏其巧,求所谓大巧若拙,斯可矣。然而巧成迟,拙成速,巧拙之窍,当在迟速之间。
这是我们在介绍篆刻章法巧拙法中用到的几方印章。
今日的文章用了太多的引用,主要是因为对于学习篆刻的人来说,很多古文的论述更加的有启迪的作用,比之一些太过细化的工具书,更有学习的价值,特别是徐上达的《印法参同》这样的既有浅显易懂的介绍,又有富含哲学思辨的印学美术观的论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