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校球队外出参加集中训练,再进行两场友谊赛,我们是幼儿园中班、大班孩子组成的校队,对方两支队伍是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孩子组成的训练队,那是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团队竞赛,结果自然是输了。面对输球的结果,几个孩子没忍住哭了起来,于是有家长过来说: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要提升啊。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于是开始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去培养,比如:送孩子上跆拳道;比如对孩子说:如果别人打你了你一定要打回来,打不赢不要回家;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听到父母这样责备语言:
这有什么难的?
你怎么这么胆小?
不要哭了,男子汉,这么脆弱!
打不赢不要回家......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语言,直觉的反应是:因为我不够好,父母责备我,那我们人为制造了一个,自卑、怯懦、郁郁寡欢的孩子。这样的培养,就成功的给孩子制造了挫折,同时也将孩子从我们身边推开。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是培养出来的,是爱出来的,安心老师在《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里说到:“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当孩子面临挫折的时候,父母的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有一次我问宗毅先生,当你小时候面临挫折的时候,你的家人是怎么对待你的,他讲了一个故事:
他小学4年级的作弊被抓,父母做了深刻检讨,就是因为太在意成绩,他们没有严厉的惩罚他,而是后来不再那么总谈成绩,经此以后,他再也不作弊。
父母对宗毅先生这个行为的接纳,让他感觉到被父母的信任与尊重,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面对挫折的时候,会寻求父母的帮助,因为他们自己,即使自己犯了错误,也是被接纳,被尊重,被爱的,而这些是让孩子充满了安全感的港湾。
我的孩子有一次考试前过来和我谈:
她:妈妈,我要和你谈一件事情
我:好,你想谈些什么
她:你爱我吗?
我:爱呀,非常爱
她:考试不好也爱吗?
我:嗯,也爱的
她:犯了错误也爱吗?
我:嗯,也爱的,无论怎么样,我都是爱你的
她很开心的跑去玩了......
这是我对她的接纳、信任和爱。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父母在孩子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压力,失败,挫折的时候,和他这样沟通:
1、宝贝,谢谢你愿意将你遇到的困难告诉我,我爱你,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为******事情,你感觉******告诉他你能看见他的脆弱、无助、恐惧、担心......(用积极倾听的方式,让他感觉到被理解,就感觉到了被爱)
2、当他情绪缓解下来后,和他一起面对,一起想办法解决,告诉他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要害怕我们做的不好,不必为此感到羞耻,但是我们要为此负责。
3、每一次失败、教训、挫折,叫经验,叫成长。我们要把每一次挫折,变成我们的经验值,帮助我们下一次做的更好。
真正需要提升抗挫折能力的是家长,考验的是家长在面对一个在挫折中的孩子,面对一个脆弱、无助、恐惧、担心的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接纳他、爱他
回到开头的案例,当孩子遇到挫折了,我们成人怎么做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我走过去,蹲下来,将手放在孩子的胳膊上,让他知道我和他在一起:
我:我看到你哭了,很难过的样子 (先接纳和看见孩子的情绪)
孩子继续哭
我:因为输了比赛,觉得难过,也很失望(情绪还没有缓下来,和孩子共情)
孩子:嗯 (孩子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我们练习了好久,但比赛还是输了,所以难过得哭了起来 (继续给孩子空间,接纳他的情绪)
孩子:嗯
我:是会难过的,也会失望,可以先哭一下(继续共情)
几分钟后,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了
我:你想在比赛中赢球,我也希望你们输得比赛
孩子:是的
我:那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下一次怎么样赢得比赛吧
......
于是,原来在哭的孩子,调整好了情绪,很理智一起讨论下次赢得比赛的方法,并且在之后的训练中,孩子们认真了很多,3个月后,在另外一次的比赛上,孩子们战胜了另外一个幼儿园的校队 ,有了赢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