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得到》听《万维钢·精英日课》。《精英日课》并非万维钢亲述,而是由转述师怀沙转述的。
万维钢在解读《意会:人文学科在算法时代的力量》(Sensemaking:The Power of the Humanities in the Age of the Algorithm )时,有一段原稿是这样的——
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有个理论说,每一个专业的专业人士,看一个什么系统,都爱用一个二分法的眼光去看。
比如说,律师看什么东西都是“合法”和“不合法”。商人看什么东西都是“盈利”和“不盈利”。记者看,那就是“有故事”和“没有故事”。
怀沙在转述时,做了一点变动——
有一位社会学家持有一种理论,每一个专业的专业的人士,……
怀沙用“一位社会学家”替换了“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
学者写作是一件严谨的事,引用观点需有出处。而转述师面对的是读者,“尼克拉斯·卢曼”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不容易记忆,又属于次要信息,甚至可以说是噪音。不提的话,可能反而效果更好一些。
转述师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压根不提这位学者的名字。这非常符合“奥卡姆剃刀”的原则。
这一点小小的区别,让我对这位转述师肃然起敬——他不是一台复读机,而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转述师。
这一点小小的变动,如果用在写文章、写演讲稿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帮助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剔除冗余、次要的信息,让主要内容传递的更突出、明确、简洁,让信息的传达更有效率。
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本文开头部分说的,“万维钢在解读《意会:人文学科在算法时代的力量》( Sensemaking:The Power of the Humanities in the Age of the Algorithm )时”,其实用处并不大,甚至干扰了阅读。
这句话,完全可以表述成“万维钢在解读一本新书时”的。
(万维钢《精英日课》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