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讲沟通技巧的好书《非暴力沟通》,推荐给大家。
着重讲几个要点。
一是区分观察与评论,感受与事实
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所以我们在沟通中应尽量只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而不是粗暴地下判断或是评论,否则我们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举例:
1.把感觉当成事实
评论:他不爱我了
观察:他今天对我有点冷淡
有可能是打游戏输了,或者被领导骂了,或者他偷偷撸了一管
评论:寡人是个Gay/厌女症
观察:他经常发布对女性不友善的言论,以及在女性对他表示好感的时候表现出冷漠的样子
表面装得性冷淡,其实他背地里常常偷偷给美女点赞,并且希望美女能回赞他,前几天偷偷约炮还被骗了,非常可怜了可以说
2.把猜测当事实
评论:他出轨了
观察:他经常偷偷抱着手机傻笑,还不让我看他手机
有可能是他偷偷关注了寡人,或者是他在看女装
评论:寡人是天蝎/白羊/巨蟹/双子/处女/射手座的......
观察:寡人比较高冷/龟毛/细节控/抠门/废话多/腹黑.....
此处自己体会。
二是错误的表达方式
冲突往往来源于错误的表达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明明很喜欢对方,或者需要对方,却表达出完全相反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就叫做指责+判断。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男方晚回家,女方一个人在家等到很晚,于是当男方回家后,女方通常第一件事就是指责+判断:“你最近总是回家那么晚!你心里一点都没我!你一点都不爱我!”
这样往往会引起争吵。
但如果换成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观察+感受呢?
“你有两天都是10点多才回家,我很想你,担心你,而且我很孤单。”
这样的表达方式就会让对方舒服很多,而且明白你真正要的是什么,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也有利于解决问题。
三、为什么我们在尝试沟通和提要求是总是失败呢?
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沟通的精髓。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一旦诚实地表达自己后,提出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这种沟通方式,往往要让我们成功的几率增加很多。
比如:你说“寡人,我要和你睡觉”
这种沟通方式往往不会得到答复,成功率极低,因为你没有表达出你的需求和感受,而且表达需求时语气也不够诚恳和真挚,实在难以打动对方。
但是如果我们使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呢?
“寡人,我看到你最近情绪低落,我很难过,我希望你能快乐,这样我也会高兴,我订了如家,今晚我们好好交流一下吧。”
自己感受一下,试问有几个人能拒绝如此深情款款打动人心的请求?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