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退休了,按照中国大多数父母的人生轨迹,她选择来我的城市照顾我的起居。
妈妈做了一辈子的老师,并不擅长家务,才来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很焦虑。
一方面退休赋闲,突然有了大把时间,生活却没有了目标,她觉得没有自我价值了。虽然暂且把照顾我作为她下辈子的人生目标,可是这个目标又怎么足以填补如此大片的时间空白。何况照顾人可能是她这辈子最不擅长的事情了。毕竟从小到大都是爸爸做饭送我上学,我懂事开始就是自己收拾行李;毕竟我的妈妈可以把我崭新的紧身牛仔裤洗成阔腿裤,把我的小白鞋轻而易举变成小黄鞋;毕竟我的妈妈可以在带我看病的路上,走了一条街才发现生病的我根本没有力气跟上来。
另一方面,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而大城市的人都红砖高瓦的楼房困住了,没有了家乡的热情如火。我的妈妈并不善于交际,她一辈子勤勤恳恳一板一眼的活着,她并不懂得怎么去认识一个陌生的老太太,怎么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和对方用本地方言交流。小商小贩和我,几乎成了她每天唯一的交流对象。
她每天在小区里转圈锻炼身体,逛超市和菜场,看电视,收拾房间,午休,准备我的晚餐。很快,她就开始告诉我每一样青菜哪个地方更便宜,便宜多少钱。最后电视剧也看得差不多了,我赶紧给开通了VIP。然后每天给我的几个姨妈,舅舅,婶婶,前同事视频聊天,她开始前所未有的关心他们的生活。最后开始刷起她曾今最鄙视的抖音,还会时不时激动的说,看这是我们老家啊!而晚餐几乎成了一天里最隆重的时刻。 每天回家,看见桌上的饭菜,我都会感谢她也鼓励她。我说今天的菜做的真好吃啊,我说老妈你这皮蛋拌豆腐真和酒店有一比。可是她还是焦虑,我吃一个菜的时候她会问题,另一个菜是不是不好吃?我吃的少的时候她会觉得自己今天饭做的太糟糕了吧。我的鼓励并不能让她很快自我肯定,并从做饭这件事情上得到乐趣。
她没说自己不高兴,可是她常常不自觉的发呆,叹气,严重的时候还很暴躁。我小心翼翼的说:“妈妈,要不你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吧。”她立马变得激动和紧张起来:“你是不是要赶我回去?”我说:“我真的没有。我只是觉得你在这里太孤单了,不开心,你回去散散心吧。你不开心我也压力很大啊。”她叹了口气说:“我没有不开心。”沉默半饷又说:“我回去了,别人问我,我怎么不来照顾闺女我该怎么回答。我的同事们退休都去照顾孩子或者孙子了。”
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父母。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活着。即使像我妈妈这样的职业女性,也逃不开被大环境定义的宿命,她似乎只敢为孩子活着,不管她愿不愿意。他们一把年纪还要承受背井离乡融入新环境的压力,承受抚育下下一代的责任。他们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甚至很多人早就忘记自己是谁,喜欢做什么。
孩子是新生命的开始,又何尝不是他们人生的终结。
我其实很想对妈妈说,我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所以也请您放心去过自己的生活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3017/e05dc00d9a0c8c7f.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