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大白话《史记》269:音乐的能动性

#大白话《史记》269:音乐的能动性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20-10-29 07:20 被阅读0次
青铜鼓

乐书·02

昨天读赵毅衡先生的《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刚好提到乐的意动性——促使接受者做出某种反应。

托尔斯泰在小说《克莱采尔奏鸣曲》中诅咒音乐的情绪力量,借人物之口评论说:“我听完乐曲之后感觉到不能控制的兴奋,无法使心情平静下来。就像士兵一听到进行曲就立刻踩步子威武地前进,就像我们一听到舞曲就会心情舒畅地跳舞,一听到弥撒曲就知道去领圣餐。在这些事例中,音乐的作曲都达到了某种目的……所以,音乐是可怕的,我很赞成中国由国家掌管音乐的做法。”

听觉与视觉有一点不一样,视觉符号可能看不懂,听觉跳过解释过程,直接通过鼓膜引起反应。

1

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

乐的能动性。

君子认为州异国殊,各有各的情况,感情风俗不同,所以博采风俗,协调整理声律,以弥补政治的不足,移风易俗,协助政治教化。

天子亲临明堂观看,而万民都通过乐荡涤邪秽,从中斟酌吸取教益,使自己精神饱满,涵养性情。这或许就是托尔斯泰说的赞成国家掌管音乐。

所以说《雅》、《颂》的音乐有条理则民风纯正;呐喊的声音兴起,士就振奋;郑国与卫国的曲调演唱起来,人们的心就流于放荡。一旦音乐能达到调和谐合,鸟兽都会被感化,更何况心怀仁义礼智信,含有喜好或嫌恶感情的人,这不是自然的趋势吗?

注:《雅》、《颂》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正能量歌曲。到了誓师大会上,就要齐声喊口号,统一的声音符号有很强的振奋作用。郑国与卫国的曲调大概是曾经被贴上靡靡之音的邓丽君歌曲吧,也许是黄龄的《痒》。

曾经在那种非正式的颁奖场合中,我打开了晚会常用的颁奖音乐,一下子仪式感就出来了!更是那么回事了!

2

治理之道有亏缺,才有郑国乐曲的兴起,那些诸侯封君,声名显赫临州,以郑国乐曲争相夸耀。孔子不能与齐国优伶在鲁国共处,便隐退下来,整理诗乐,以劝诫世人,作五章诗讽刺当时,犹然莫能感化这些人。由此世风日下一直到六国时期,诸侯国君都沉溺于安逸颓废的生活之中,再也不能归于正道,终于丧身灭宗,并入秦国。

当时孔子嗤季桓子,引用《诗》说: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3

秦二世更是沉迷娱乐的人。丞相李斯进谏说:“放弃《诗》《书》,一心纵情声色,这是祖伊所畏惧的。不注意细小的过失,就会积累为大恶,彻夜纵情声色,这是商纣灭亡的原因啊!”

祖伊见商朝将亡,力谏纣王改变残暴统治。李斯这话重啊!就像康熙训斥群臣: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啊!忘啦!

赵高站出来说:“五帝、三王的乐各有各的名字,表示不相沿袭。上自朝廷,下到人民,才得以相处时欢喜,交往时情意殷勤,如果音乐不合适,那么和悦的感情不通,推行的恩泽就不能流布,这也是一个时代各有一个时代的教化,各有适应时代需要的音乐,何必一定要是华山绿耳马才能够远行吗?”

秦二世对此特别认同。

绿耳相传是周穆王八骏之一。

注:赵高厉害,把李斯的音乐合不合适的问题,转化为各个时代是否能有各自时代音乐的问题,回避了李斯问题的核心。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白话《史记》269:音乐的能动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nh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