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大白话《史记》273:礼乐之别

#大白话《史记》273:礼乐之别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06:35 被阅读0次

乐书·D6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礼乐的目的。

1

人生而安静,这是天性啊。《史记正义》强调人出生没有情欲。但是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因外物而动,这是人性的贪欲。

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王肃解释事情临头,能以智识洞察,然后出现好恶。但是因为内心对好恶毫无节制,智识为外物所引诱,情绪牵动,不能自省,天性灭绝。

外物对人的诱惑是无穷的,一旦人的好恶失去了节制,那么外物至,人化物——人的物化。放不下手机,人成为手机的伺服器。

人化物,就是灭天理,穷尽人欲。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吃饱吃好是天理,一定大鱼大肉,吃成三高是人欲。

朱熹

穷尽人欲于是有悖逆诈伪的念头,淫泆作乱!所以强者欺负弱者,人多欺负人少,智者欺骗不那么聪明的人,勇敢的人折磨怯诺的人,有病的人得不到疗养,老幼孤寡没有栖身之所,天下大乱就是这么形成的。

所以先王制定礼乐,节制人欲:披麻戴孝,为死者哭泣,是为了节制丧礼;钟鼓干戚,干戚就是盾牌大斧,举盾牌大斧跟着钟鼓舞动,用来调和欢乐。婚姻、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嫁人及笄,这是为了别男女。乡里射箭宴会,是为了将人们的交往纳入正轨。

礼节制民心,乐调和民声,施政推行治道,修刑防止作恶。礼乐刑政相辅相成,王道就完备了。

2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注:这是媒介差异。听觉维持不了差异,再不喜欢一首歌,别人听,你在旁边听也就听了。礼是视觉,容易发现差异,维持差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礼则流,这里流可以等同于流里流气,散漫的样子,尊卑互敬就少了。礼胜乐则离,过度强调差异,人与人之间就容易疏离。

礼乐合情饰貌,《正义》说乐调和内心,是合情,礼检查行为,是修饰外貌——文质彬彬。

礼义树立,则贵贱有阶级;乐能沟通情感,则上下和谐。好恶有了明显的标志,那么贤人和不肖之人就容易区分了。刑罚禁止暴行,爵位引入贤才,则政治公平和平。仁而爱人,用义引导百姓,如此则美好的秩序就形成了。

3

乐由心生,礼表现在外。《正义》说人在外,敬不足,所以有礼。礼是外在行为标准规范,就像服务业有笑的时候露出八颗牙齿的要求——笑得太过,都能看到扁桃体了;笑得不够,显得诚意不足。制定规范,就是不管你是否是真诚的笑容,至少在外在表现上,是笑了。但是皮笑肉不笑怎么办?乐!

乐是内心的,所以平静。礼是外在表现,所以是活动的。雅正的乐必然平易,庄严的礼必定质朴。乐发挥到极致,就不会有怨恨,礼发挥到极致,即为不争。相互谦让而天下大治,就是礼乐的作用。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白话《史记》273:礼乐之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jp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