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深度探究:当今的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又该如何应对?

深度探究:当今的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又该如何应对?

作者: 阳光下的松木 | 来源:发表于2019-11-18 22:31 被阅读0次

前言

仅以此献给还在一线城市为理想奋斗拼搏的我们

最近离职了,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自己理想的工作方式,思考了很多,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努力或者放松都会让自己心慌,到底为何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是我们年纪大了责任多了,还是时代变了?到底要如何解决这些焦虑?

我们的生活,在近几年似乎是追随着高铁的步伐一直在飞速的发展,经历了物质水平的提高,在鼎盛的时期,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各种创业公司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从手机应用市场看到层出不穷的APP就可以看到这些公司的发展盛况,外卖、打车、共享单车、自媒体、社交媒体等等瞬间填满了我们的生活,似乎在这吃、穿、住、行、用、文、娱完备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十分充实,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以及 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我们却焦虑了。

最直观的感受是,我们在越来越忙的工作中,失去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每日奋斗在工作前线却不知是为了什么,在朝什么方向努力,自己的付出是不是值得,会不会坚持错了。眼看着物价飙升,房价居高不下,日常生活中车厘子自由都满足不了,现在连猪肉都快吃不起了。我们辛苦的为了公司、为了老板卖命却日日发愁自己的生活品质和未来,而有家室的朋友们更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一刻也不敢停歇。渐渐的我们失去了方向,以为只有更努力的工作才能摆脱现状,到最后却心酸的发现:

  • 大家都在努力,但总感觉其他人要比自己努力的多,自己永远不会超越其他人。
  • 职场中晋升的机会少之又少,中、高层的人数需求远远少于底层,一百人中如有一人上位,也还剩下99%的人还在下边拼死拼活,何时轮到自己?
  • 在高层,拿的也是固定工资,最多有期权股票等无形的资产,要想在留在大城市,光靠这些怎么能生活的体面。

其实从以前的发展经历来看,这些又似乎是再正常不过了。

长辈们的生活,慢

就在40年以前,长辈的工资还都只有百十来块钱,吃饭靠着粮票,工作就是分配的事业单位或者工厂。至于生活,哪有什么电子产品、好看衣服、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甚至连蔬菜的品类都没几种,更不要说顿顿有肉了,那时候家里称一辆自行车都让别人羡慕不已。只是当时的生活,日复一日,很慢,那时的大人有闲时的工夫织毛衣,自己生火做饭,房子也是一点一点盖起来,而那时的孩子们,似乎也充满了乐趣,听妈妈讲,她小时比较调皮,姥姥家附近有条河,她和小伙伴们经常下河摸鱼,捉蝌蚪、河蚌,有时候又去姥姥工作的医院的榕树上爬上去摘榕花,还有跳皮筋,捉迷藏等等等等,听她讲的这些好像就真的能听到当时的欢声笑语。是啊,当时条件差,人们唯一的满足感就是吃饱穿暖,而且当时没有电子设备,人们的交往都是线下实打实,面对面的有效社交,人只有有了足够的社会支撑,才会有安全感

其实,当时的人也会有自己的追求,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因素,大多还是比较保守和封闭,说到底也是比较听话,坚持传统,到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就默认了这些规则,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认为那是重要的,于是埋藏到了心底,也并无太多自我满足的需求,毕竟当时也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些是认知问题。因此,当时的人们,比现在确实要快乐的多一些

成长中的我们,幸福

我出生在1990年,这一代的我们,开始享受了科技的红利,家里有了电话,电视,电冰箱。一开始电视是黑白的,我还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夜,我们一大家人把床铺搬到了院子里乘凉,电视里放着香港回归的视频,举国欢庆,而我们也是当时的吃瓜群众,是真的一边吃着西瓜,一边嗑着瓜子在看。累了在铺上一躺 ,看着满眼的繁星,甚是惬意。其他闲余时间,我也是和表哥还有其他小伙伴一起疯玩,上房揭瓦,下河捉虾,远足探险,日子似乎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在小学期间,日子似乎有点不一样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奇的东西出现,吊着我们的胃口,让我们一直享受着科技的红利。我们都应该在那时接触了游戏机、游戏厅,假期和课余的乐趣仿佛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这些虚拟的世界,另外也有了彩色电视,一到放学时间各大卫视轮番播放日漫,这些占据了儿时的我们大把的时间。小学毕业前后,电脑和手机也开始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只是那时的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并且电话费极贵,而电脑也并不是寻常人家可以有的,所以诞生了网吧,吸引了更多的人去里边娱乐,从那时开始,人们的生活慢慢的从动变为了静,从现实变成了虚拟,但是也还保留着面对面的乐趣,因为要上学。再后来,从高中到大学毕业的以后,短短的时间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应接不暇,经济的发展,也让我们能够体验到它们的便利。最明显的是手机,变成了智能的。有了它,似乎就可以和世界上的一切建立连接,用它,可以解决生活方面面的问题,吃饭、购物、出行、消遣全部可以通过手机实现了,我们仿佛到了再无所需的地步,只是,为什么,看似所有需求都满足的我们,为什么在现在却觉得一事无成

现今的我们,焦虑了

从近几年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科技带给我们的,是虚拟的东西。第一个我们直观能感受到的是之前PC产业的倒下,太平洋、中关村E世界、鼎好相继转型,原因是什么?因为电子商务(虚拟)的崛起以及PC创新力度的缺乏,我们感觉好像科技的发展有些停滞了。别看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炒的火热,但是毕竟是虚拟的东西,人们还感受不到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唯一的感觉应该是一些购物APP好像一直知道我们想要买什么。所以,我们貌似突然闲了下来,没有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感,我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上来,却发现自己看似拥有着一切,却又似一无所有。焦虑感油然而生。审视一下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和所担忧的:

社交。电子产品从一开始就剥夺了人们的社交权利。手机在手,天下我有,我可以在网络的世界里尽情的吹水、泄愤、调情、闲聊,感觉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我忠实的观众,我的社交目的达到了。但是,你可曾想过,关掉手机,当屏幕黑下的那一瞬间,环顾一下四周,那冰冷的墙面,自己在昂贵的出租屋里的孤独感,是抹不掉的,你还是没有人陪,没有朋友,没有对象,你只有自己。

工作。尤其是程序员的工作,996工作制更是给人们的社交生活雪上加霜,我们披星戴月的去上班,精疲力竭的回家,自己的屋子只是用来睡觉,大把用于个人生活的时间,被通勤和加班剥夺的一干二净,而在仅有的休息日又要做一些日常来不及做的琐事,如打扫和采购,之后就想自己在屋里想静静,根本没有其它的任何欲望。脑力工作者产生的心理疲劳,要比生理疲劳难恢复的多,而且更容易产生焦虑感

金钱。我们把焦虑的原因全部归结给了钱。是的,钱多么重要啊,但是全部原因都在于钱吗?或者钱是最主要的原因吗?不是的,钱是物质,焦虑是思想,是我们对钱的看法才造成了焦虑之感。纵观人们以前的生活,横看生活在贫困国家的人民,我们不难得出,金钱,虽是生活品质的核心,但并不是焦虑的来源,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我们的认知,是舆论带给我们对金钱的认知的改变

  • 打开各大资讯APP,各种热点铺面而来,从2014年创业热潮开始,一有什么新风向出来,立马有创业者准备BP拉投资,而投资人也愿意跟着热点投资,看着别人“圏”到了钱,感觉创业赚钱如此容易,自己却只有默默无闻的打工,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平衡,甚至也有了创业的念头,只是苦于不敢行动,每次看到有什么热点自己没参与,就觉得损失了一个亿,所以焦虑。

  • 而又在知识爆炸的如今,随之出现的网红,也着实的大赚了一笔,让我们不禁联想到自己,凭什么差不多的实力,他/她能够一炮而红,为什么自己不行?而且各种大牛大神的干货和“至理名言”又让我们感叹世界上牛人如此之多,自己何时才能像他们那样成为专业人士,然后坐等大把的票子随风而来。自己做的时候,但是发现坚持下去太难了,又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所以焦虑。

这一切,都让人们想在某些领域捞一笔,焦虑看似就成了钱的问题,然而这只是现象,要看清背后的实质,这个在后边会提到,是自己的目标和行动的问题。

焦虑的社会原因

有人在贩卖
现在焦虑已然成为了商机,商家利用人们焦虑的心理营销,比如不学Python编程,你就娶不上老婆买不上房子;做自媒体月入3万等。而且信息的发布者还有把文章、视频等做的短小,让人能在极短的时间仿佛能掌握一本书才能讲清的道理,试问,这些东西你看过之后真正记住并理解的有几个,并且有几个是自己是真心想看的?手机叮叮咚咚的推送,仿佛每一条都跟自己有关,仿佛漏掉一条就跟世界脱节了。到头来,这些看似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充电的东西,却一点一点蚕食了我们的休息时间,让本应该安静休息的大脑片刻不得安宁,长此以往恐怕不焦虑才不正常。

缺乏社会支持
当我们把所有的社交活动放到手机上时,就相当于把自己与外界隔离了,物理上我们的身躯还是限制在了阳光不充分的楼房里,没有了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好处。市面上的社交软件大多都有约X的性质,并且都是橱窗式浏览,就像选购商品一般,没有充分的线下交流,又如何能真正了解一个人,从而与之长期交往下去。它们利用了人们焦虑的特点,想快速的通过一些筛选条件把感觉不合适的人刷掉,然后只看合适的,但是单凭网上的信息怎么可能断定一个人是否合适,所以也经常会有“见光死”的情况出现。长此以往,我们看似一直在努力,实则并没有任何进展,这种无效的社交让我们感到孤独,感到无法在这世界上找到知已或另一半,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自己,然后就越想找到这样一个人,越着急则会越焦虑。

该如何应对

分析了焦虑的缘由,重点是要怎么应对和减轻它,大家只要坚持一个字的真理,就是。从前的人们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完成一件事,而现在的我们走马观花般的做着每一件事,越急着做完,就越焦虑。针对焦虑,我们可采取的做法有:

找对方向
我们都会因为忙碌的工作或/和家庭的琐事而蒙蔽了自己的思想,其实有科学研究,在二十岁的后期到三十岁的前期是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最佳时期,只是因为”忙“而被忽略了,越是忽略内心的需求,就越觉得心中有一个洞需要填满,然而却不知道这个洞是什么。这需要我们停下来,去思考,首先抛开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一切,直击你的内心,你现在想要做的是什么?不要想有什么客观限制,或者觉得不可能,就要是你最想做的,这件事可能是去旅行,拾起一门丢下很久的爱好,学习一项新技能,或创业,或尝试不同的行业。你也可能会同时有多个想法,可以按程度给他们排个序,找到最想要做的那个事。找到这个事之后,就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是,就是给自己定目标和行动,想要做成这件事,需要做哪些努力,需要多长时间,一定要坚信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不算晚,哪怕需要十年、二十年都可以,与其做十年不想做的事,为何不努力去拼搏做自己喜欢的事呢。大器晚成的例子那么多,你怎么就知道下一个是不是你呢?

如果你找不到最想做的事也没关系,可能是从小到大你尝试过的东西太少了,还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这就需要去体验各行各业,各种兴趣爱好,比如摄影,绘画,乐器,旅行,体育,美食,阅读等等,总有一样适合你。

付出行动
到了要付出行动时,要有选择的屏蔽网络上的一些像“某某某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或者“再不怎样,你就怎样”的这些挑动人们焦虑的信息。这样的事件发生的概率跟买彩票差不多,否则也不会成为新闻。纵观成功的人,都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的。你只要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然后实际去付出行动,才会有收获。不要做空想家,想半天可能的后果,不管有多美好或糟糕,你还是在原地踏步,并没有实际去做,何来结果?诚然成功很难,难在哪?难在坚持。其实想一想,任何一件事,只要坚持下去了都会成功,只是有时候我们觉得太困难了,就打了退堂鼓。其实成功的过程和经营一个APP差不多,一个新APP出现必定有诸多不完美,功能上的缺陷,会导致各种差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必经之路,我们要坦然接受它,然后慢慢的去打磨,认真修复每一个缺陷,加上缺少的功能,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功能完善,方便易用的APP,这,需要的只是时间和坚持。

社交支持
人是群居动物,只是有些人需要频繁的社交,有的人喜欢偶尔进行一次深入的长谈,不管你是哪种类型,一定要面对面。网络根本无法取代实际的社交,大家自己应该也深有体会,在线下和人面对面时,会集中精神和人交谈,也会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真诚。当有烦心事困扰时,找几个好友线下聚一聚,能够很好的排解压力。因为,人体的运行机制在真实和虚拟之间是不一样的。电子设备的出现,从来就不是为了让人放松的,因为它毕竟是静止的,需要大量的脑力活动和注意力,久而久之,非旦没有缓解压力,反而会更加劳累。并且现在人的工作大部分是面对屏幕,当自己的社交生活也要在屏幕上进行的话,会积攒越来越多的压力,压力越大,焦虑感就越强,反而当我们面对面交谈时,会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看到活生生的人,人脑会根据场景来调节,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多样性和新鲜感,我们越给它不同的刺激,它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休息不同的区域,并产生使人愉悦的物质。

放松技巧
有以下几个简单却十分有效的方法帮大家从焦虑中缓解出来,根据焦虑的程度,可立即见效,比较严重的则每天坚持定会好转:

  • 深呼吸。深呼吸会减低让心跳加快的神经的兴奋性,并增加控制放松的神经的兴奋性。用鼻子深吸一口气,数到3,然后用嘴缓缓的呼出,数到5,一定要保持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重复3-5次,会感到放松的感觉。
  • 运动。运动可以大脑分泌使人快乐的物质,从而减轻担忧,让心情变好。特别是跑步、散步、快走、太极之类的中等或较低强度但需要调用全身肌肉的运动。
  • 冥想。冥想是从佛教打坐中汲取的精华,利用专注当下为核心,让自己的思绪停留在当时当刻,不去想未来,不去想过去,即使脑子里有想法,就当它们为云彩一样飘过,不去跟他们交互。通过每日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以使焦虑触发的阈值提高。
  •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当连续多时、多日做了同一件事时,大脑就会疲倦,试着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快乐,能更好的减轻焦虑的感觉,并使心情得到转换和放松。

总结

焦虑是思想和认知的问题,在这个“快”的环境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焦急,我们想快速的赚钱,快速的成功,快速的得到一切,又想时刻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多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下,人倾向于找一个原因,把自己的焦虑归罪于某些条件,比如金钱、名气、学历、工作等。其实到头来,我们回顾一下焦虑的时期,除了给我们增加了心理负担和身心伤害外,其实并没有带来任何看的见的结果,并不是说怛心的多了就会有解决方案出现,我们应该深呼吸一下,慢下来,好好的但不要过度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方向,然后朝着那个方向,一步一步的,慢慢去达成,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和想法的变化再做调整,终会在有限的生命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文章

  • 深度探究:当今的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又该如何应对?

    前言 仅以此献给还在一线城市为理想奋斗拼搏的我们。 最近离职了,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自己理想的工作方式,思考了很多...

  • 《应对焦虑》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我们如何缓解焦虑? 今天就介绍一本应对焦虑方法的书籍~《应对焦虑》 《应对焦虑》是机械工业...

  • 应对焦虑(粗稿)

    在现代生活焦虑如此普遍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寻找现代生活焦虑的根源,用什么方法去应对焦虑呢? 我根据应对焦虑一文中的...

  • 《Deep Work》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深度思考和深度工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应对知识爆炸、信息碎片化时代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克服信息焦虑症的一剂良方。《De...

  • 如何应对焦虑?

    你焦虑吗?面对焦虑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当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大,焦虑的人会越来越多,而且有...

  • 焦虑无处不在,你又该如何应对

    01 去年冬天,朋友约我和孩子周日去山里玩雪。事不凑巧,周六晚,我突然发烧,浑身...

  • 重获恬静(一)——红掌知行合一之153

    《应对焦虑》篇一 时代越发展,焦虑仿佛越盛行。如何应对焦虑重获恬静成了当代人的普遍问题。 我们对焦虑了解越多,越能...

  • 《深度工作》阅读分享打卡—8

    本书在第二章中主要讲了当今商业界的主要潮流是如何降低我们的深度工作能力,以及为什么深度工作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容易...

  • 12|学会打哈哈,让回复不再尴尬

    生活中有很多尴尬的时刻,都是不擅回复造成的。我们如何做,可以让回复不再尴尬呢?又该如何应对尴尬呢? 昨天我们学习了...

  • 当今为何如此焦虑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今社会上的男男女女们,老老少少们都比较焦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探究:当今的我们为什么如此焦虑,又该如何应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ns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