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这个暑假,与以往大相径庭--忙碌而充实!
正当我们准备期末考试,临近放假时,接到通知,毫不犹豫的选择“兴计划3班-阅读教师计划提升班”,因为从教十多年来,对于阅读还是心存迷茫,同时也充满期待,期待这次培训能够时让自已有所成长,期待自己未来的教学之路有所方向,期待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满怀期待的加入第一节课的学习,听了仅仅十分钟,顿时满足感爆棚!因为,直播课真的是太棒了,一边听课,一边笔记,一边啧啧赞叹-此次兴计划真是不虚此行!

第三节课时,是在长途汽车上听的。网络不佳、车内嘈杂丝毫没有影响我听课的兴致。听到作业时,不禁慨叹:我们的学习真是与时俱进,也自问:一个教师怎能没有家国情怀呢?

每一节课后,迫不及待的完成作业:谈谈收获,尽管简约几行文字还不能完全表达内心的喜悦;画一幅画,尽管技法笨拙,色彩不够鲜明;朗读一首诗,尽管声音不够悠扬,节奏不那么明快,但是,参与的热情犹如这盛夏的骄阳,热情而浓烈!

在收获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虽然对阅读充满期待,但是,方法有待改进,反思如下:
一、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阅读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引导点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往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时间、考虑进度,忽略了学生的独特感受,没能最大限度的引导每个学生参与阅读实践。所以,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方法,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知识,获得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师更要要注重的问题。

二、在读中领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体味学生的情感获得作者感情上的共鸣。以前我们往往停留在领读,自由读等形式,让学生在熟悉的课本中理解课文,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通过大量的朗诵和背诵。像时老师那样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的创编、体验才能加深理解体验。


三、探究性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而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最终形成离不开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说、唱、画、演等活动,把他们有机的进行结合起来,进行读书,结合读唱结合、读画结合、读演结合、读读写结合,让学生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语文创新作业--小豆包的绘本故事。与我们阅读教学进行延伸、拓展相得益彰!小豆包的绘本故事是将绘画、创编与一体的内容积极、向上的连环故事,孩子们自己选材、创编、绘画、着色,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完整性!但是,听了第三课后,让我有了新的想法:我们可以在完成绘本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形式讲故事、表演故事。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也让学生学会表达,小学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加之对学生的表达技巧加以引导,也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这个盛夏,因为互加,带来阵阵清凉;这个盛夏,因为互加,让我收获满满;这个盛夏,因为互加,期待结出累累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