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美团、小米、苏宁等公司都因校招歧视而陷入舆论风波,网络上一篇一篇的的帖子把事件发酵着,刷爆了朋友圈,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而有些人也充分发扬了风闻言事的工作作风,唯恐天下不乱。
涉事公司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又是道歉,又是免职,尽最大可能进行补救,却终没有阻止事件大哗于天下。在自媒体风生水起的今天,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迅速蔓延,并引起轩然大波。
回顾事件的起因,并非全部因为歧视本身,而是有些人把歧视表现的理所应当。或带有感情色彩的调侃,或自我认同式的幽默,或一本正经的看不起,都在无意间触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让人感觉是赤裸裸的侮辱。
试想一下,人家本来精心准备势在必得的一场校招会,不仅被拒绝了,而且是已一种令人近乎尊严扫地的方式被拒绝,任谁都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职位,一个饭碗,更重要的是骨子里的体面。
如果当初用人单位能够抱着审慎的态度对待求职者,严肃措辞,安抚好每一个落选者的情绪,也就不会有如今风口浪尖的境地。
但不管怎样说,依旧改变不了招聘歧视的既定事实;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就业的起跑线上,985/211的学子们确实跑在了前头。
那些985/211的同学,你们还好吗2
多年前,还是高中时代的我并没有985/211大学的概念,仅仅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了那样的大学是好大学。既然是好大学,就应该励志报考。
整个高中阶段,从来没有赖过床,从早上五点半的早读开始,一直都在有条不紊的坚持到晚上十点。
别人看小说、漫画的时候,我在刷题,别人聊天、听音乐的时候,我在刷题,别人玩手机、打游戏的时候,我在刷题,即使上体育课,脑子里也是在不由自主的刷题。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曾经因为一次段考的失利,连续几天半夜借着厕所灯光刷题的场景。好像高中时期就是这样刷题刷过来的。
我这么努力,无非就是为了考上别人口中的985/211。无奈天资有限,最终仅仅被一所211师范类院校录取。虽然讨厌师范,但还是为211的身份喜形于色,庆幸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通往211的路上,别人只看到了它的光环,却从不关注我有多努力。
那时的我,不懂得专业,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好专业;不懂得就业,但认为985/211就不愁就业。
站在升学的十字路口上,我以终于可以摆出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用自以为是的天真,欣然接受着别人的祝贺,好像在宣告着我会这样一直赢下去。
那些985/211的同学,你们还好吗3
大学悄然而至,又悄无声息地到了终点。
记忆中所有人的大学生活都过得很快,还没有过够,就到了挥手道别依依不舍的日子。仿佛一眨眼的功夫,我也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一员。
确实如很多二三流院校同学羡慕的那样,毕业的那年,母校来自天南海北的招聘单位一个接着一个,大型招聘宣讲会办了一场又一场,机会多的数不胜数。
其中的一个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场只针对于985/211院校毕业生的招聘会,一个拿着简历的小姑娘在门口与工作人员诉说着什么。出于好奇,我走上前去。
原来因为她不是985/211院校的学生,而被工作人员拒之门外。最终,她还是没能进去。
她说,她是她们学校专业课排名第一的学生,却连参加本次招聘会的机会都没有。大学四年的拼命学习,居然抵不过一张985/211的名片。
她走后,门口的那个工作人员对他的同事轻言道:别人用十二年的努力换得的一张985/211的名片,她想用四年的时间去追赶,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拉下的时候以为追赶起来很容易,可没想到真正追赶起来如此之难。
那些985/211的同学,你们还好吗4
机会总是令人烦恼,少的时候,我们嫌不被垂青,多的时候,我们又周游在眼花缭乱里不知道该去向何方。
不缺乏机会的我显然属于后者。
投出了一份又一份的简历,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却始终没有找到工作。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高不成低不就。
有意向录用自己的单位,嫌弃人家薪水低离家远;自己有意向的单位,人家又嫌弃自己水平差。
在双项选择的角逐板上,用人单位与我拉锯着,都希望能够碰撞出平衡点,陷于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
遗憾的是,我们都没有找到契合点。记得参加完某市的一场招聘会,失落的我前去质问那群“瞎了眼”的招聘者,他们的领导给了我这样的答复:你是带有名校生的光环,可惜你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抱歉……
抱歉,大学里的我确实不够努力。
最后,家乡的一所学校接纳了我,让我可以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比起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学子来说,这个结果还不算坏。
那些985/211的同学,你们还好吗5
一次市教育局主办的学科研讨会上,有个人从背后轻拍了我一下。我回过头,发现是我高中同学。
他是我在学生时代的榜样,同学眼中的学霸,老师眼中的骄子。本来他可以直接保送北大,却因为奥赛的失误,“仅仅”上了个武汉大学。对我而言,武大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传说。
本以为再没有交集的我们,没想到会相逢于这样的场合。
晚上,我们小聚一番,叙了叙中断多年的同学情谊。
他跟我说,他现在在市里一所学校里代课。开始,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呐,堂堂武汉大学的高材生居然委身于家乡的一所三流高中代课。
他跟我说,以为到了大学里就不用再那么努力了,而他上的又是985,别人口中最不愁就业的学校。所以荒废了四年,天天泡网吧,玩游戏,旅游,谈恋爱,看小说,看电影……用他自己的话说:把高中时被学习耽误没做的事儿,都做了一遍。
等待快毕业的时候,他还有两门课没有及格,学校勉强组织了一次清考,才让他顺利拿到毕业证。
这样的学生,自然是没有多少单位要的。最后,一位于祖国西北的公司签下了他。还没干满一年就辞职回来,托关系当了家乡的代课老师,才有了我们的那次相遇。
他说,他很后悔。
可后悔有什么用。本来拿着一副好牌,却被不努力的自己打成了烂牌。
我只能宽慰他,说着我们还年轻、来日方长的话语,并鼓他,只要现在开始努力,为时不晚。
于他而言,真的不晚吗?我不确定。
那些985/211的同学,你们还好吗6
如今,走上工作岗位几年的我已慢慢褪去了青涩,随着年龄优势的不复存在,更明白努力的重要性。
后悔当初,在大格局的世界里,没有利用好优质的教育资源,没有认真听取每一个教授的课程;直面现状,在小格局的处境里,努力寻找优质的学习资源,努力跟随前辈的脚步,只求不被拉的太远。
上课的时候,我会偶尔把自己的当年的故事当作反面教材,分享给学生,希望他们能够从中汲取一星半点的教训。我经常跟他们说:即使上了大学也需要努力。
上天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已很久没有听到那些当年考上985/211同学的消息,倒是经常惊叹于一些不知名院校毕业的同学取得的成就。如我所见,估计还有些毕业于名牌院校的同学过得不好,因为他们放弃了努力。
二三流院校毕业的学生,确实在就业的道路上受到了歧视,但请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
如果不努力,那些985/211院校的学子,不会一直赢下去。他们可能赢得了一时,但不可能赢得一世。
只要肯努力,哪里都是起点。
从起点开始努力的孩子结果都不会很坏。
那天,大学同学给我发了条微信:哥们儿,我要辞职了。
我回答说:管你辞不辞职,滚一边努力去。
那些985/211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衷心的希望你们过得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