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老师已经有几年了,虽然中间有过短时间的间断,却从没有脱离教育行业,一直以一个教育从业者的身份审视着,批判着。中间,掺杂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承载着自己对教育的梦。
一直都在苦苦追求,哪怕受了挫折,磨损了棱角,也不改初衷。不是不能改,而是不想改。盼望着终究有一天,内心的坚守可以长出厚厚的老茧,可以百毒不侵;可以不再理会那所谓的不合理,把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抛之脑后。
我不知道以后有没有结果,就像我知道:有些梦我们只需要轻装上阵,便可水到渠成;而有些梦,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不过是在探索。
众所周知,教育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为教育投资,就是为发展助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现,才不会因为人才凋零的缘故落后挨打。中国晚清时期的败落,与其说是制度的腐朽,倒不如说是人才的凋零。古斯塔夫-勒庞更是一针见血:一个国家对年轻人投入什么样的教育,就是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可见,教育事关重大。
谈及教育,就必然关乎走向,就绕不开应试教育这个话题。
考试,自古有之,从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机制逐渐演化为当代升学晋升的途径,而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就是考试成绩。既然有了标准,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应对标准的措施,概括一下,无非就是几个字:学而时习之。
习,是演习、练习之意。对于学到的知识不断用练习的方法加以固化,以便熟能生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最终演绎成了一种高分体系。那些遍地开花的辅导班就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打造出来的,并通过实践检验了它的成功性,并屡试不爽。
因为一种标准,而打造适应这种标准的体系,我认为这并没有错,甚至符合人类发现的规律。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的行业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在运作。比如说,我们引以为傲的乒乓球,就是我们找到了一种高效的训练模式,然后反复练习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再比如说,我们的国足,成绩这么差,无非是没有找到某种赢球体系而已,跟体制什么的关系不大。
应试教育也是一种体系。
02
总有好事者写文章抨击应试教育,以为自己现在功成名就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堂而皇之地进行批评,好像教育欠他什么似的;而社会上有些不明就里的人选择盲目跟随,以为大V就是良知,说的都对;甚至,作为教育行业的战友也随时附和,天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唯恐天下不乱。
其实,应试教育走到今天,有错么,确实有错。真到口诛笔伐的地步了么,我想也不尽然,甚至觉得它的功远远大于过。
作为农村出来的学子,我深有体会,没有应试教育,自己可能还在家里种地。是应试教育给了我跟其他人竞争的机会,让我可以与众人一较高下。我知道,只要我肯努力,主动权就牢牢掌握在我手里。
应试教育的批评者说的最多的就是现在的教育体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始终不敢苟同。我想,这种人,肯定没有进入祖国的中部,没有深入祖国的西部。在大城市浸淫太久的他们,享受了祖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就在那里恬不知耻地大放厥词。
我想问问:你见过漏水的教室么?你见过麻雀学校么?你见过留守儿童么?你见过大山腹地、人烟稀少的村小么?在你天天高呼教育改革的时候,许多孩子连个优质的老师都没碰到过。你知道他们走出大山的梦想么?你知道他们怎样走出大山么?靠的不是你的大声疾呼,而是应试教育中的一击制胜。
在教育资源紧缺的地方去谈什么改革,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很多,教育落后的地方数不胜数。我们不能用眼前的先进去高呼先进,等到真的先进了,满足了少数人的心愿,却永远阻断了有些孩子前进的路。
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希望。乡村教师支月英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她带给了人们希望,可以通过应试教育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应试教育培养的就是普通人,给了众多普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而精英不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应试教育可以毁灭的。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在什么教育体制下都可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体制。孩子们的创造性也是抹杀不了的。我国应试教育已经走过这么多年了,我们的国力一直在提升,科技一直在进步,而创造这些的肯定有在应试教育下走出来的前辈。想想,这应该是应试教育的功劳。
03
还有一种论调一直经久不衰:美国的教育怎么怎么样,欧洲的教育体制如何如何好。我想,他们肯定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眼中看到的别国的孩子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也是他们为了应付入学考试而修习的必备技能。
都是应试教育,唯一的不同就是标准。所以,我们无需崇洋媚外而否定自我。我不想评论国内外评价标准的优劣程度,但个人觉得,任何标准都要符合国情,并且满足多数人,而不是只为少数人摇旗呐喊。
几个月前,甘肃考生魏祥致清华大学“请求一间宿舍”的公开信和清华大学“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回信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最终,魏祥以648分的成绩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
如果没有应试教育,像魏祥这样的学子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好在,魏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个好的前景。
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甚至没有两全其美,奈何有人非要偏执的相信。应试教育者的批评者们,请怜惜世间的不公平,在你们口诛笔伐的时候,请想一下唯有此路的寒门学习。
对应试教育的宽松,就是对其受众的温柔。春风本可化雨,为何要扬起风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