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由于什么,有的人越活越无知,越活越倒退了。虽然我们都不喜欢听古人那些“子曰、子曰”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古人圣贤的有些话对于为人处世还是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的。比如“内自省也”。
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多少人遇到点事首先想到的是进行自我反省?恐怕大都是抱怨其他人吧,别人或许一次两次三次都会选择忍耐,可是时间长了,你却把别人的忍耐当做理所当然,而你本身更加的变本加厉,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每次大家一起做事她都不参与,可是不知道她是哪来的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就是万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她做的好就是好,别人只要有一点点不好就像是犯了弥天大罪。每次出了问题她总是指着身边的人骂:“你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要是我来做的话,指不定比你这个好一百倍……”可是她却从来没有参与过,却总是要抱怨。刚开始,人们还忍着她,毕竟同学一场,可是随着问题的累积,人们的忍耐也达到了限度,就同她大吵了一架然后都走了,没人愿意和她合作了。
造成这种结果的不是其他,正是她自己的盲目无知,一味地自以为是、推卸责任,遇事从来不从自身反省才让她成为孤家寡人一个。“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这种人。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是没有人有义务去替你一直承受你的自以为是。
同学小溪和周围同学的关系都不错,可是却没有真正值得交心的朋友,原因就是她太自以为是。不太熟悉的朋友他总是会夸别人,你这个好看,那个好看。可是熟悉的人呢,她总说你这个好难看,你那个好丑。
刚开始嘛,大家都觉得她是开玩笑,也就笑笑就过去了。可是往后的日子里她还是这个样子,不管在什么场合,有多少人,对方会不会介意她都要说别人的不好,殊不知这样,让被说的那个人显得尴尬,当对方再也忍受不了而生气的时候还要说别人开不起玩笑,而她自己呢,也让本来的好朋友离她越来越远。
作为朋友,不求你有难时拔刀相助,不求你苟富贵,勿相忘也。只要你在说那些话的时候先反省一下自己做到了没有,这样说对别人又影响没有就够了。
很多人都免不了出现这些问题。音乐家在台上倾尽全力的演奏的时候,你一句你难听死了,就否定了人家的努力吗?画家在极其专注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世人的时候,你一句难看死了,就否定了他的真诚吗?作家在绞尽脑汁写出一本佳作的时候,你一句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就否定了他的坚持吗?你的难看或者不难看,都只是你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已。但我想请问,这些东西你都亲身经历过吗?
你知道作为一个演奏家要练习多少年多少遍,被别人嘲讽多少次,上台前他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吗?你不知道。你知道作为一个画家,要擦拭多少次,撕毁多少次,重来多少次,在被人肯定前被自己否定过多少次吗?你不知道。你又知道,作为一个作家,要斟酌多少次,检查多少次,在被人接纳前订正多少次吗?你不知道。
正是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更没有资格去评价是好是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你没有经历过一件事,不了解他背后究竟有多难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就好比一条围巾,也许在你看来是毫不值钱毫无意义的东西,可是你不知道那个人背后付出了多少心思,拆了多少次,又重来了多少次。
一个人在对别人做出任何评价甚至批评之前,最好先反省一下自己吧?先内自省而后再言其他。不要本身都还是一无所知,却还要对别人处处指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