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一个医生,是病人的安慰

作者: 合硕咨询贠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20:30 被阅读11次
想念一个医生,是病人的安慰

关于病人和医生的关系,我能想起来两件事。

一个是十多岁的小朋友,她说有一次发高烧,千方百计找到了最信任的那位大夫,当对方把听诊器放在胸前,甚至看到那人的脸在很近的对面,就感觉好了许多,很踏实。另外一个是位少妇,住院时对主治医生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还能清晰记得自己去诊室感谢时对方推辞两人的肢体接触,很温暖。

抛开这两个好象稍有点极端的例子,我依然觉得一个恰当的医生确实能对病人和家属产生极大的安慰。比如,前不久因为父亲住院遇到的这位L大夫。

第一次对他有深刻印象是刚入院时。

父亲的病情需要手术,但本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个上午,我都在和各种人沟通。走廊里,L主任问“你去谈还是我去谈?”不只一次陪家人在北京看病,对于大大夫的忙碌和矜持很有体会,不敢麻烦。对方笑呵呵地应道“有些时候沟通是要做到床旁的。”作为家属,当然愿意为病人做任何事;但作为管着很多病人和下级医生的主任,有这样的意识,真地让人感动!

再一次就是出院时候了。

父亲是个老大学生,心很细,很想知道病的来龙去脉。L医生就站在床旁,几句话把病情说得清清楚楚,让人信服,只是所有危险程度降了一档,并且很有技术性地为后面比较艰难的治疗打下伏笔。对于后面的治疗,我一直心有排斥,但那一瞬间好象也动摇了许多。作为心理咨询师,当然知道人与人关系对于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但这么深刻的体验还是第一次。

和父亲在一起时,我们常常聊起这位医生,他对疾病的研判很准确,说话亲切可信,老人常常总结性地说一句“技术又好态度又好的大夫可不好遇见呢!”每一次强调这些时,我们都感受到强烈的安慰。

再后来,顺利加了微信,因为各种情况一次次门诊,时不时还线上打扰,得到的都是专业细致的解答。最近一次见面,要处理父亲的伤口,L医生在处置室门口笑着说“你要害怕就在外面等着”,后来护士做最后步骤,他先走出来,还是微笑着继续交流,说说父亲的病,也听我一个外行对于医院医生的吐槽。

即使这些不是发生在专业医生和弱势病人之间,只是两个普通的不太熟悉的人,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分享出来,同时愿意聆听对方的信息,这种联结也弥足珍贵。忽然意识到,自己和家人一直被这样安慰着。每当因为一些细节怀疑紧张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L医生。虽然不好意思总打扰,但一想到实在不行还有人可以求助,确实会踏实不少。

比如这会儿,要结束这篇文章,忽然想起他的眼睛。眉毛浓黑整齐,眼皮很双,很精致,那眼中常含着的笑意就这样传递过来,我不由也轻轻笑了。

相关文章

  • 想念一个医生,是病人的安慰

    关于病人和医生的关系,我能想起来两件事。 一个是十多岁的小朋友,她说有一次发高烧,千方百计找到了最信任的那位大夫,...

  • 善良的语言

    “偶尔治愈,总是帮助,常常安慰”,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护士。 医生治病,修补病人的身体,护士站在医生和病人之间,修补...

  • 交换视角

    一个医生病倒后,体验了一次患者视角,病人是真的需要更多的关怀,病人的那种心态真的需要呵护,哪怕一点点,都是莫大的安慰。

  • 第35次读书打卡

    今天我读的故事是《医生与病人》 一个医生给病人治病。病人最终还是死了,医生对那些送葬的人们说:如果病人生前戒了酒,...

  • 心灵需要医生

    医生和护士是生活中常听到的两个词语,他们被预备起来去拯救病人。只是医生有限,做到的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 病人的安慰

    今天值班,做了一个急诊,病人拇指受伤,末节没有了,手术很为难,既要手术做好,还要保留现有的长度。毕竟拇指的功...

  • 医生:哪里不舒服? 病人:心 医生:有些什么症状? 病人:痛 医生:什么时候开始的? 病人:每次想起一个名字的时候...

  • OH卡觉察——2021.10.06

    图卡是一个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病人露着双腿,医生手中拿着一个小锤子,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病人的腿出现了问题,医生在帮他诊...

  • 好医生谁说了算?

    一个医生好不好? 怎样界定? 我觉得病人最有话语权。病人对医生的评价是最真实和有说服力的。 医生给病人治病,除了治...

  • 2018-03-16

    医生在给病人做膝跳反射检查,病人真实的反应是无法假装的,为了治疗病人,医生做应该做的工作,病人要做的是好好配合医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念一个医生,是病人的安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fo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