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编故事都是有技巧的,而编剧的专业化水准程度要高,才能编出一个完整好的故事,不能完全依赖灵感。
而要塑造一下场景和法则,是需要把完整的故事分成七个要素来设置:
第一个是目标,故事内容的主角要达到什么的目的。
第二个 善于运用对话。大段地运用人物对话,可以让你故事里的人物更加鲜活。如果你平时习惯用“转述”说故事,那么在往后的演讲中,不妨尝试用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这时候你的故事就“活”了。
第三,故事情节要有转折。通常来说,讲故事要有五个“W”(Why、What、Where、When、Who):是什么、在哪儿、有什么人、什么时候和为什么。在戴晓雪看来,还需要有一个“W”,好故事的走向应该像“W”的形状一样跌宕起伏。
82岁的王德顺先生因为走秀而走红,戴晓雪有一次问他,您演讲得这么好,是不是提前把稿子写好了?王德顺说,他从来不写稿子,他只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段一段地先想好怎么说,最后在结尾时扣题。王德顺讲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沿着“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轨迹,丝丝入扣地分享自己“W”型的曲折人生。人们之所以喜欢听成功者和企业家讲故事,尤其是那些“普通人逆袭”的故事,就是因为他们希望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如何完成从平凡到伟大的蜕变的。
如果故事在这里停止,会显得乏味。所以,第五个要素才是编剧的最爱,是设置一段意外情况;意外会引出故事的第六个要素,就是我们看商业大片最喜欢的反转;在这个反转造成的悬念里,故事走向结局。
这七个部分,可以进行拆分,调换前后的位置。比如说,越来越多的电影是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再进行倒叙,但基本的要素不能丢,否则观众会觉得故事没讲清楚。这个公式经过了反复验证。观众对人物追求目标,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这七个部分,可以进行拆分,调换前后的位置。比如说,越来越多的电影是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再进行倒叙,但基本的要素不能丢,否则观众会觉得故事没讲清楚。这个公式经过了反复验证。观众对人物追求目标,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目标、阻力、努力行动、结果、意外、反转、结局七个要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