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2fb2c099a701030a.jpg)
今天跑步听书的套餐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整本书的核心是讲培养孩子的“全局性思维”,跟思维导图的核心不谋而合!
全局性思考,结构化思维,已经深入骨髓。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欣喜感听完了整本书,也让今天的跑步突破了5公里,嗯,“复利式”思维就这样产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a0a7672c086860dc.jpg)
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有生命力的问题”,这类问题都具有生活价值,因为它们往往既有用,又有启发意义。这又让我联想到思维导图法的引导,能让整个课堂都具有生命力!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不是呢?”
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不受眼下的定义所限制,而去思考各种不同的情境,并且更进一步探究相关问题。
我之前管这种思维叫辩证性思维,也叫举一反三的思维。放在思维导图法里叫“发散——收敛——再发散”思维模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9ee9b0ce168274db.jpg)
我在课堂上经常玩一个叫“组词”的游戏,计时一分钟,看谁组得最多。没有刻意训练过思维发散的学生,在我的一分钟高压环境下,说出15个算是不错了,有些学生直接吓得大脑短路(我那一脸得意呀) 。
接着我会告诉他们,马上见证奇迹——让你一分钟说60个!往往这个时候,孩子们的专注度高达200%,这既是教学招数,也是思维导图法的神奇之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242486c6b2efdf21.jpg)
你可能会问神奇在哪,其实也没有很特别,因为人类大脑的思维弹性本来就很厉害,就像樊登老师曾说:“不是我的书讲得有多么好,而是知识本身就是这么酷”。
通过“发散——收敛——再发散”的思维训练,总结出一个口诀:上归大类,中找同类,下分小类。通过一个游戏让大脑飞起来,这是这么简单。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觉得乐趣无穷,当然,思维导图法让我的幽默属性进一步释放,这也是功劳之一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1982f07da79cedb9.png)
第二个有生命力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能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样的思考会越来越深入问题的本质。一般在阅读课上,我会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样答?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但这个问题我自己会思考得更多,比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了,真正的问题可能是这堂课没有做到真正的吸引他;比如一个学生沉迷于游戏,真正的问题可能是他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所在;还比如这个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没有太大突破,真正的问题可能是我没有给到真正适合他的引导……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c1e47e6bc4990819.jpg)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思考让我看到很多问题的本质,了解它、理解它进而优化它,这就是一个教育思考的闭环。
教学是一份输出的工作,只有做到120%的输入,才能做到100%的输出。这个输入的过程,也是升级自己的过程,很幸运每天在升级自己,也希望去升级更多的你们(我的神兽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7850820/1632a73c157eb0a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