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大的自卑,背后就隐藏着多大的自信。
第一次了解关于自卑和自信的辩证关系,是通过樊登读书。当时樊登说道,“你说你自卑,你怎么就能那么自信地认为你不如别人呢?” 觉得观点很有趣。
再次了解关于“自卑背后是自信”这个话题,是在贾杰老师这本《活得明白》里。书中关于自卑与自信的精彩论述,让我似接受了一场醍醐灌顶般的洗礼,酣畅淋漓。
人之所以会产生自卑的感觉,是因为不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
比如,对于同样的考试不及格的30分,有人泰然处之,怡然自得;有人坐立难安,自卑不已。
考试不及格本身不是自卑问题。而考试不及格,自己又不接受这个现实才是问题。
所以,人之所以会产生自卑的感觉,是因为不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
人会产生自卑,是因为他自信地认为自己原本能达到那个自己设定的高目标,却没有达到。
当人们无法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时,才会感到自卑。而那个期待的目标,一定是自己认为应该达到的。
而不接纳自己当前的状态,就说明他很确信自己能达到更高、更好的状态,而这份确信里就是满满的自信。
比如,那个考试30分没及格会自卑的同学,是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肯定能考及格的,至少不是30分。所以他确信,30分根本并不是他的真实水平。只有考及格,他才会开心。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也可以问下自己,当我们在设定那个高目标的时候,内心是充满自卑的,还是自信的?
是自信的,不是吗?
自卑跟我们设定的目标有关,跟设定目标时的自信程度有关。
没有实现不现实、不合理的目标,我们没必要为此感到自卑,因为那往往是需要接纳的现实。
而如果制定了现实的、合理的目标,我们没有实现。感到自卑是正常的,因为这种自卑会转化成一种动力,激励我们积极地探索,努力地行动,直到达成目标。
自卑可以被积极地转化为行动去激励一个人,也可以被消极地转化为行动的阻碍,让一个人活在自我挫败中。关键在于你的选择。
非常喜欢贾杰老师解决问题时的解构法,逻辑清晰。我也试着做了一个关于自卑的框架:
自卑即自信认清了自卑、自信、目标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跟自卑好好相处咯!接纳不能改变的,而通过行动改变可以改变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愿你可以与自卑做朋友,活出更优秀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