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听说过流传的一句话:少不读红楼,老不看水浒。在此之前,电视上无数遍出现过87版红楼梦,也有无数个它的书籍文学作品,但此前都跟我无缘,我也没有关注过。最近许是缘分到了。
以前从不关注红楼梦是觉得晦涩,还隐隐地觉得离我太远太普通、不就是一群男男女女吃喝享乐谈情说爱吗?后来长大,尤其好多文学作品借鉴了它的很多方式比如大热的甄嬛传、辛夷坞的青春小说这才渐渐的起了兴趣。尤其在世情里泡久了,就会发现里面也有闺蜜情,女强人,婚姻关系,人物性格,阶层身份等等人间百态。
我看的是87版电视剧。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结局凤姐惨死,被一条席子裹着拖着乱糟糟的长发在雪地里被拖行,尤其残破灰败的脸在凄调的曲子里往事回放的画面中与那个衣着华丽凤眼生威的鲜活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曾经那么不可一世的女英雄,结局竟是如此。由小见大的更是反映了整个荣国府由繁华盛世到家散人亡,剧中那些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当真是千红一窟 万艳同悲。
我记得凤姐雪地拖行的唱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句评语只对了一半,其实聪明不是错,太聪明也不是,错在凤姐的狠毒,聪明加狠毒就是一把锋锐的利器,但是这把利器最后一定会伤了自己,只不过笨的玩不好会玩砸,而聪明会控制住拖慢但是副作用也越来越大。
我觉得我小时候不爱看红楼梦,说是缘分不到,其实就是当时情智未开还没达到这境界。长大后看熟了红楼梦是因为也看透了些许世间情。但是看的太透容易生出别人看来的悲观情绪---有人说过爱读红楼的人往往心里太沉重,全书的点睛之笔真的就是最后那一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管曾经多么快乐繁荣如烈火烹油爱的刻骨铭心,聪明的笨的厉害的软弱的最后都落了个空空如也。越是知道结局就越是唏嘘,难免生了萧肃凄凉之感。可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红楼梦恰恰向世人证明了最宝贵的一点---善良是有价值的。先说性格确实是决定命运的,剧中哪些花红柳绿,钱财富贵,美貌荣宠都易流逝抓不住,恰如红楼中的一场梦,但是剧中主人公的命运走向很多都和自己的性格为人处世有关。就单说红楼梦的最后一集,曾经的富贵荣华,笑颜如花的美人们都烟消云散了,凤姐的惨死下场黛玉的清高不容于世,宝钗的无情也动人都无一例外的影响了他们的结局。相信很多爱看红楼梦的人也是喜欢分析里面的人物心理所思所想的,除了这个没有随着外在环境消失,还有一个就是善行---最后一句的刘姥姥就是因为受了贾府的恩惠,贾府包括凤姐一时的善良之举竟在最后挽救了巧姐,那么多的东西都失去了,但帮助过刘姥姥的善心没有散去。
我到觉得贾府最后的落败是必然的,是天命---富不过三代,不管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需从里面杀出去还是性格原因处理不好官场关系,但是这场宴席终究要散,富贵要散去,元春要死去。凤姐狠毒与否只能决定她是否惨死但是改变不了这结局。那么这善良就是这场大戏中唯一留存的抓得住的也是真实的。
红楼梦---其实我觉得红楼就像一场红漆气派阁楼戏台,演员们盛装出席,描眉画眼,只不过用自己的性格出身钱财打造一重重身份交纵错杂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是按照规律来的---钱多的时候富贵,钱少落败。丈夫花心,容颜易老,孩子会长大离去,官场人生风云突变。像一个个置身于红楼阁梦,唱的畅快淋漓,沉的纸醉金迷,随着世情沉浮有得意有失意然后一步步的像着落幕演去,心一点点的抽空,然而在这其中真正存在的能掌控创造的不就是这一份份善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