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如何展开无限完美性的幻想

如何展开无限完美性的幻想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4-07-19 15:46 被阅读0次

          如何展开无限完美性的幻想

    纵观可以发现,虽然无定形制作存在一些缺点,但是,无定形的制作也有优点,它的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培养自发性、理解力和想象力,没有这些能力,许多重要的作品就会莫名其妙,因为莫名其妙,所以就索然寡味。

    因为,风景的美、宗教和科学的形式、人性本身的种种典型,都有赖于这种统觉的禀赋。

    没有它,我们就只有一片浑纯;然而,它的忍耐力和常新的活动却以流动不居的材料雕琢出种种形式来。

    所以,一个激发我们从事这种活动的对象,较诸一个对我们呈现出单一不变的、完美之至的形式的东西,似乎往往更崇高更美丽。

    而不完美的东西中似乎有一种生机和无限可能,而定形的东西因其完美和僵化,却把这些优点排除了。

    不过,正是这种活动要努力达到定形;只有把形式引进来,我们才能看见美。

    形式的不稳定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是不可能是有利的;定形东西经常保有不定形东西只在欣赏者的想象力特别顺利的一刹间才能达到的优点。

    假如我们对于某种确定形式的单调的局限及其冷淡的永恒消息,感到有一点失望,难道我们对于无定形的浮光掠影不可捉摸的美,不是更加尖锐地感到去若朝露之忧伤吗?

    且,这种观赏所带来的苦恼和不安,及其可能的触景生情,比之于一个守恒不变的对象默然与我们作伴,可不是更容易使我们厌倦吗?

    又或者,我们可不是宁取其始终不变,而不取其不可复得吗?

    因而,有时,我们宁愿这样;要不是因为那浪漫气质所特有的一种幻想把这种神秘的魅力赋予不明确而且不能阐明的东西,我们就会更加清楚地感觉到这种偏爱。

    因为,它使人联想到无限的完美。

    其实,所谓完美就是有限的同义语。

    不论在自然中或是在幻想中,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除非因为实现了一个明确的典型,这典型就排斥了所有的变化,从而同存在的各种其它可能性形成尖锐的对照。

    因为,没有统觉形式或典型,就没有完美;有多少典型或统觉形式潜伏在心灵中,就有多少种类的完美。

    然而,种种完美是互相排斥的,只有在一种审美的狂迷中,在陶醉了的想象力的狂欢中,我们才会把它们淆乱。

    正如罗马大帝希望所有罗马人只有一条颈项,以便一刀把他们杀尽;有时候我们也同样希望所有的美只有一个形式,以便我们可以一览无遗。

    然而,依照物性,各种美是势难两立的。

    比如,春与秋不能并存,昼与夜不能同在;在孩子看来是美的,而在成人看来却是丑,反之亦然;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性别,都有一种特殊的美,一种限定而不可交换的美;这种美越达到完备,它排斥其余一切的美就越彻底。

    同样的情形也显然适用于各派艺术,各种风格和语言,以及形形色色的效果。

    因,它凭其限定性而得存在,它愈确定则愈伟大。

    然而,有一种漠然惆怅和一筹莫展的心境:当我们不能把某一思想或某一幻觉表现出它的透彻明晰和绝对的美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它在意识的背景上忽去忽来。

    而一个观念之所以不能从朦胧中显现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并不是我们脑海中独一无二的东西;成千别的理想,成千别的思想的造型倾向,在混乱中慢慢沸腾,假如偶或有一个明确的形象响应我们心灵的隐约激动而呈现出来,我们就会觉得它不适合我们的需要,尽管它也许会有独特的完美。

    所以,我们说古典艺术不能满足我们,“希腊人以他的完美技巧使我们屡见则厌”。【此语出自美国诗人兼文艺批评家罗埃尔(J.R.Lowell 1819-1891)。】

    且,我们不能够集中精神,在一个时间内严肃地注视一件东西,以便使我们能够深入它的存在,欣赏它固有的形式之和谐,享受它内在的独特的天国极乐;我们却在朦胧之感中愈陷愈深,但是同时我们满怀着憧憬、若有若无的思想、和半虚半实的幻觉,而且我们越是不能思索、不能说出、不能想象,我们奋发扬励的心情就越是强而有力和难以抗拒。

    然而,我们的观念虽无头绪,其总和却是堂皇而庞大,也许甚至有一个模糊的总方向。

    我们觉得自己身负着无限的重荷;我们最喜爱而且觉得最接近我们理想的,并不是具有任何可能形式的东西,而是虽不备形体,却使我们联想万千,而且以一种彻骨的颤动撩起我们大量不可言喻的想象。

    每一事物,其本身即使不是一种美,却因为激发了我们飘忽不定的感情,就似乎是无限之美的一个迹象和表现。

    因此,无限的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但是可以这样被暗示出来,而且因为这一暗示,一种无定形的效果可以被视为比任何定形的效果更高、更美、更有意义。

    然而,这显然是一种幻想而已。

    因为,它所暗示的无限完美是无稽之谈。

    这里只有一种模糊的感触,而它的对象,如果能够从一片紊乱的想象中浮现出来,结果不外是许多各种美丽的定形事物,这种无限完美的感触毕竟是materiaprima(原始材料)——rudis indigestaque moles(粗糙不化的一团)——人们的注意、灵感和艺术却可以从它创造出无穷的特殊的完美。

    不论在观赏上或创作上,任何审美的成功,都是无限完美感所孕育的种种可能性之一种产物。

    所以,一件艺术品或一回欣赏,如果始终是模棱两可的,就是失败之作,尽管它能够深深激动我们的情绪。

    它所以是失败之作,有两个理由。

    首先,这种感触很少是全然愉快的;它使人不安,使人困惑;它带来的与其说是一种满足,毋宁说是一个欲望。

    其次,这种感情,既然不曾体现在事物上,就不能构成任何事物之美,我们心中仅仅有一种情怀,模糊感到这里颇有或可能有某些价值而已;但是我们无法把那些价值抽取出来,也不能在适当的对象上使它们显而易见。

    这些追求美的探索,作为审美生机的表征和可能的未来成就的兆示来说,自有其价值;但是它们本身是毫无结果的,不过表示想象之软弱无力而已。

    因而,欣赏者的感伤主义和艺术家的浪漫主义就是这种审美低能之例证。

    每逢我们确实见到了美而且爱上了它,美总是有具体表现;眼睛有卓见,作品有风格,对象有完美。

    且,此种完美也许真是崭新的;假如发现新的完美就可以称为浪漫主义的话,那么浪漫主义便是一切审美生活的开端。

    然而,假如所谓浪漫主义是指沉湎于混乱的暗示和浮夸卖弄,那么就显然需要审美教育,需要勤学苦练,来分清如此模糊感到的种种美,使每种美有其适当的具体表现。

    不过,我们广阔的灵感无须在这澄清过程中有所牺牲,因为可以美化这大千世界的种种形式,其数量和花样是无限度的,不过,如果要体会这世界是美不胜收,而不是仅仅觉得它不可言诠的话,你就必须把它看作一个形式的王国。

    所以,我们会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极其丰富多采,他刻画性格常常达到惊人的精确程度,他的艺术的形式是明确的,虽然它的范围甚广。

    然而,由于一种奇怪的反常现象,艺术家往往期望我们在始终是模棱两可而其实是言之无物的作品中发现最深远的意味。

    我们已经说过,同时也感觉过,深奥感和意味感是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触;它容易带来乱纷纷的一团暗示,也不难附有深入实在的大彻大悟。

    而无限完美的幻想尤其容易产生这种感觉,那幻想之发生是由于许多萌芽的思想和模糊的观念同时觉醒;它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深处,宛若狂风吹动密林丛莽;感情的疾风所带来的异乎寻常的生机之自觉和灵魂之渴望,使得我们在对象上认出一种独特力量,一种神密意义。

    然而,意味感是不大重要的。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只有一种想象力之潜能;而只有当这种潜能开始实现为明确的观念的时候,一种真的意义,或者这意义所能表示的任何事物,才在我们心灵中油然而生。

    且,最高的审美优点,不是那种朦胧的潜能,也不是如此热烈向往的那种自相矛盾的无限完美,它是最大数量和多种多样的有限完美。

    因此,学会在自然中发现事物的典型形式,而且把它们铭刻在艺术上;研究和认识它们的种种变体;使想象长在人间,以便于处处都能够发现美,处处都可能找到艺术创作的启示——这就是观照的目的。

    而且,所有的进步都是朝着区别清楚和表现正确的方向发展的,而不是朝着无定形的感触和形式不拘的遐想。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展开无限完美性的幻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wd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