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说与人沟通要注意倾听,可见倾听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倾听呢?
我们一起走进三才成长正面管教系统课,了解倾听在沟通中是如何的重要。
开场撕纸活动就燃爆现场,游戏是围绕着倾听进行互动的。
第一轮大家闭着眼睛,单方面听从主持人的引导语去折纸,尽管大家拿到的纸张大小是一样的,听到的指令也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最后展示纸的形状确是各有不同,对比着各种形状的纸,大家兴奋的讨论地起来。
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面对主持人的疑问,大家纷纷表示,是因为没有沟通,没有观察,个人的对指令的理解不同……
第二轮睁着眼,大家在可以观察、可以沟通的情况下,又重复了同样的指令,结果依然还是有小伙伴折出不一样的形状。
是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听得很清晰,观察的也很仔细,主持人对每一步指令表达的也很清楚,沟通如此的到位,还是有不同,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裴老师用一个沟通互动的示意图讲解,在沟通过程中,人们是如何对信息进行接收解读的。
所以说,即便是你认为你听到的话很清晰明了,但你对这句话的解读,有可能会和对方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
所以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理解到了,还应该在将理解的内容反馈给对方,已确定是否真正的接受到对方的信息。
接下来是对倾听的探讨,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做到倾听,以及在倾听过程中会遭遇什么样的阻碍?
分享就是最现实的例子,大家纷纷分享平日与孩子在倾听过程中,是如何将一个原本和谐的互动沟通变成了一个聊不下去的话题。
有小伙伴说,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还没等说完就急于表达,可能这次大部分人的共性。或许家长们希望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好的经验传递给孩子,或许是听到孩子的一些观点与自己相反,急于想纠正。
有小伙伴说,我可能是选择性倾听,我听我愿意听到的,其他的可能就屏蔽掉了。
那试想一下,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子的呢?只是大家身处其中,可能并没有感受到。
经过一番讨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倾听困难就被凸显出来了。
具体怎么倾听呢?裴老师又抛出话题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果自己的成功经验,大家纷纷说出自己做得较好倾听部分,首先还是要做到尊重允许表达,从以下三部分进行探讨:
身体语言:专注,表情,眼神,手势……
语言内容:简单回应,肯定反馈,重复澄清……
深入倾听:用正面管教的“你句式”:你感到……是因为……你希望……
有必要时做笔记,也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
既然学了就要用,现场分组进行案例演示,切身的去体验,如何去倾听以及被倾听者的感受。
接下来裴老师继上节沟通课内容,用方法论三和方法论四对倾听的重要性进行解读。
方法论三,倾听要用心
既然知道倾听重要,为什么还时常做不到呢?
总结倾听的困难:一是选择性倾听,也就是对对方表达的部分内容,我们是不认可。一是我们经常会急于表达,就如前面讨论所说的一样,那么就是没有允许孩子充分的表达,我们就将自己理解的部分说出来,以至于沟通断裂。
所以多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让他有自我满足感。
方法论四,要同频共振
同频共振是种良好的沟通状态,而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往往不在一个频道,通常是正确性和情绪化在其中起阻碍作用。
正确性,经常会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不断地想说服对方,就像一个陷阱一样,一旦陷进去就不容易出来。
情绪化,当你的情绪起来的时候,对方的情绪就会被激活,然后两个人的情绪就相互纠缠,就像龙卷风一样螺旋上升。
所以正确性和情绪化有时候会是相互牵手而来,此刻要对当时的情景有一个觉察,是不是又掉进这个陷阱里了,是否该及时按下暂停键。
那我们真正应该做到的是:理解和帮助
理解孩子这么说,这么做背后必定有他的原因,但我们带着空杯的状态去倾听。
帮助是倾听的过程中,有时是在孩子面对挑战困惑的时候,我们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可以用启发式提问去梳理问题,去帮助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
在这样与孩子达成一致,同频共振互动的沟通过程中,关系得到链接,共同解决问题让孩子也得到了成长,学到了如何与他人沟通的技能。
金话筒是大家对课堂中被触动的点和收获进行一个反馈。有小伙伴对开场的活动触动比较大,有小伙伴对内容讲解部分感触比较深,有小伙伴对倾听体验活动触动比较大……
如同开场的活动一样,大家在同一个场景下学习,但每个人触动的点是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