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的计划对于我来说是常事,今日一小计划,明日一大计划。
不断地更改任务,回头一看计划书,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实在是惨不忍睹。
没有一项工作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的,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局。
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是学生时期里,按部就班的校园生活给了自己放纵的机会。
你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早起去读书,考试拿高分,然后把奖状带回家就完事了,你就从来没想过要读书时为了什么。
幼儿园是最自由的时代, 带着一群小伙伴们游戏,然后还能时不时地做个孩子王,出出鬼点子,在大人还没发现时溜之大吉。
被抓后的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我让家长忍俊不禁。
但骨子里胆小还是不敢去打架, 这样就成了别攻击的对象。
小学就成了被打哭的那一个。
好在我是老师面前的红人,毕竟这班长的职位是做了四五年的。
有后台之火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受贿:两根辣条就能不用检查你的作业。
有人说小学就是玩的时候,顺便学习认字就好了。
博学多识是以后的事,急着长大也没用。
或许由于家庭的教育,小学都是安分地学习,连篮球都没学会。但中学就不同了,学校离家远,只好住宿。
这样就脱离的家长的管教。
自己就有了掌管生活费的大权:分出去一部分留着去网吧。
一个人去网吧当然没意思,还得拉上好友一起攒钱,并霸道地把钱要来一起掌管,等着每周一次的通宵。
玩归玩,学习还是要跟得上的。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被人玩了就会把成绩落下来,而我却还是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全然不顾学校的排名)。
这难道就是后来班主任抓到我犯错时,往往区别对待,不是“严刑拷打”,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般的教诲。
这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后来竟然自己都不去主动犯错误了。或许这就是明智的班主任应该做的吧。
2.中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考上大学
然而你的目标就是拿到分数就OK,去哪里读,读什么终究是一头雾水。
听信了老一辈的话,你有实力,总有机会来找你。
小学毕业考前,大家都去各个学校参观考察,我在家看书做练习;
中考前学校开招生咨询会,全班都去拿了好几张招生简章回来,我却因为脚在班级里跟班主任聊天(那天的一句让我记忆犹新: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高考前,大家都去了外地看了心仪的大学,我对大学的了解真的是少之又少,听邻居说才知道是考大学的时候到了,是该北大还是清华?
这样一路走来,还是没能躲过得自己找路的时期,在大家陪着你一同进步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看谁做得更好,然后加把劲,努力赶上前一名。
在题海中的战斗,大家都一样,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同样的一张试卷,你会了就会有奖励。
不会了也没关系,就回头继续钻进题海中,查漏补缺,多做练习就是了。
经历了各种考试的洗礼,你我都成了考神,不是学霸的我们强装认真,总希望有一张满意的试卷会给我们带来额外的惊喜。
3.后来,工作了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的目的就是领取工资,养家糊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来要求你开始为金钱努力。
这下,你开始迷茫,不是方向在哪里。朝九晚五是我想要的吗?那年夏天教室里想象中的自己会是这个样子吗?究竟努力工作是为哪般?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的一块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地方?
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再需要考试。
这样,我们都可以借助学生时期的知识,努力支撑着工作,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地啃书本,划重点似乎只是大学的专利。
然而这也成了不同阶层的分水岭,有人在下班后不断充电,然后考新证书,学习新技能,让自己不闲着,不让自己仅仅靠着过去的知识苟延残喘。
第二职业的出现,让你我还没来得及发现时,就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你羡慕别人的努力,自己却不会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只会坐享其成,看着别人的成功, 然后在路边不停地鼓掌。
睡前你是否问过自己,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该增添点乐趣了,试着去学习点新东西,或许就会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不再像目前这般毫无效果地迷茫、抱怨。
从今天开始,写下新的计划, 然后一点一点去做,小目标完成了就去挑战大目标,行动起来会精神百倍,总比躺在床上幻想成为百万富翁来得实际,虽说不能成为百万富翁,但你的脚步更近了一点,难道不是吗?
一切的收获只来自于有计划性的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