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对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被书本封面的这句话吸引了许久,我心里不禁默念了几遍。也许因为最近有段时间生活陷于混沌中,烦恼来于原生态家庭,渴望被理解,可是却又恐惧失去。内心挣扎,想呐喊,逃离。一直不喜欢在朋友面前过多负面情绪,只能寻找方法守护内心的宁静,比如发呆放空、埋头工作、阅读写作。
慢慢地把《无声告白》这本书看了两遍,当发现问题不是只有你在面对,而是一个共性问题的时候,内心就会释怀很多,因为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思考问题。虽然这是一本以60年代美国为背景,中国移民在白种人环境下不合群而发生的家庭悲剧故事,但很值得我们看看,特别是背负父母期望和重压控制下苦苦奋斗的孩子;生活重心和期望只有孩子的父母;以及在规划自己人生的女生。
这本书一开始就从家人发现大女儿莉迪亚失踪,最后发现在湖里死掉拉开小说的剧幕。家里的二儿子内斯和三女儿汉娜一直寻找莉迪亚自杀的原因。
她已经开始感觉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这是莉迪亚在自杀当晚内心平静的明白了这一切。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不知道除了恐惧还能做什么。她担心母亲会再次消失,担心父亲会因此崩溃,所以一直努力按母亲所希望的去做,但这样的爱是如此令人窒息。她的父亲希望她合群,和朋友们搞好关系,因为这是他黄种人的父亲一直没法做到的。她的母亲希望她攻读数理化,当上一名女医生,这是母亲自己的一直渴望的梦想。莉迪亚知道,她无法实现这些,他们最终会失望,她无法再承受这样的重压。
很多人,也曾在父母的期望和控制下恐惧的生活着。朋友A曾苦恼诉说,我的爸妈一直希望我考上名牌大学,并读研读博。每次他想放弃的时候,她的母亲会说,你的爸爸身体这么不好,你是不是想气死他。朋友B打几份工作补给家用,家里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孩不用给生活费,有事没事都找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似乎总想压榨完女儿。朋友们里面好多一毕业就被各种催婚逼婚,但自己选的男朋友,母亲却大多不同意。母亲的眼里似乎早有模板和条条框框。他们深爱着他们的父母,却无奈自己的能力或者爱情选择无法满足父母期望,这种矛盾让他们痛苦。
背负父母期望和重压控制下苦苦奋斗的孩子,应多和父母沟通、尝试积极的反抗,修炼自己强大的内心和独立的人格。不应该像莉迪亚那样以自杀为无声告白。而是心智成熟的积极反抗,应该是内心充满感恩和爱,有着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而不是消极的不读书,不去工作,一辈子不嫁等损害自己的形式做反抗,更不是一边依赖着父母的经济支持,一边冷漠和埋怨。当然和父母多沟通,我觉得太轻描淡写,真正做起来必然是痛苦的,因为我们无法去改变别人固有的思维,父母习惯了控制的欲望,一点的反抗就会让整个家掀起大波浪。所以如果暂时还没法足够强大,只能隐忍的捍卫或者逃离,想办法逃离。
我的头脑里总是憧憬着另一种生活,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
母亲玛丽琳,在读大学的时候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金色头发白皮肤的美女子,那个时候只有男生读物理化学,她的成绩一直优异,攻读物理化学,那时班里只有她一个女生。她内心一直非常渴望将来能当一名医生(那个时候医生还几乎是男的),这个梦想在她今后生活的日子里不曾忘记,并强加给自己的女儿。喜欢不同寻常的她,喜欢上了一个黄色皮肤的老师詹姆斯,在没有拿到学位证的时候,意外怀孕。即使母亲认为嫁给和自己不一样的黄种人是错误的,但毅然选择了和他结婚。这从后来看来,确实是一个错误,因为作为混血儿的孩子,无法在白种人环境里合群,近乎孤独的生活着。当生下大女儿和儿子后的第五年里,她突然发现每天做饭照顾孩子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她憧憬着另一种生活。大学的她可是不屑于母亲的家政课,不屑于母亲的那本烹饪书的,于是她选择了离家出走,去读书备考医生。这件事,对整个家的心灵是打击很大的,特别是对于五岁的孩子。但母亲玛丽琳的尝试却没有成功,因为她发现自己怀了第三个孩子!
不知道为啥,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很压抑。一个聪明伶俐,向往不寻常的勇敢女孩,最终却成了歇斯底里的家庭主妇。选择和谁在一起,选择什么时候要小孩,你的爱人是否支持着你追逐梦想,每个女孩在规划自己人生的时候,要明白选择的人生要自己负责。两个人成立家庭,肯定会有所承担和有所牺牲,但把自己牺牲的负面情绪强加给无辜的孩子和打着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最终也只能两败俱伤。
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也不停止自己追逐梦想的步伐,这是我所憧憬的。但终究希望生活能简单再简单些,少些世俗的繁琐,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三十来岁的人,身处创作高峰期。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对抗,去妥协,去委屈求全,做好自己就不错了。在三四十岁的年纪,多数人已经放弃了理想。你的理想就是你最大的竞争优势。--摘录《阳志平谈读书与心智》
希望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找到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