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需要说明的是,跟喜欢女排一样,真心喜欢女足这帮大多来自农村、特别能吃苦的孩子。从网上得知,她们对阵韩国,在敌强我弱、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力挽狂澜,一举夺冠,其坚韧顽强,令人感动。但是坦白地说,除了世界杯,我从未看过国足(包括女足在内)的一场完整的比赛。我还知道,由于女足多年来成绩欠佳,加上观赏性不强,此次亚洲杯,央视只转播了一场比赛,也就是最后的决赛。这就意味着,女足淡出人们的视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如何看待女足,如何看待竞技体育,如何看待等同于“为国争光”的冠军奖牌,这个话题真的很敏感。
本来不想写的,在菜场受了点刺激,终于忍不住动笔了。
是这样的:上午去买菜,碰到一男一女两个疑似记者的青年在采访,女孩手上的话筒,没有台标,说明有可能是自媒体。男的摄像,摄像机看上去也不怎么专业。当了多年记者的我见了同行,立即凑上前去看热闹。当时,话筒正对着一位大妈:
“阿姨你好!女足拿到了亚洲杯冠军,请问你怎么看?”
“啥?”
“我是说,阿姨,女足这次拿到了亚洲杯冠军,你是不是感到特别自豪?”
“自豪?我为什么要自豪?什么女足不女足的,你这人有毛病!让开!老板,芹菜多少钱一斤?”
女孩的下一个采访对象比较年轻,是卖虾的。
“从来不看足球。天不亮起床,吃了晚饭赶紧睡,哪有时间看这些。他们踢他们的球,我卖我的虾,你觉得跟我有关系,要不要来二斤?”
“记者同志,你要报道一下,”一位阿姨迎上前来,“菜价涨得太厉害了,黄瓜已经涨到8块多一斤。......你们不管这个?什么,女子足球?还有女孩子踢足球?我只听说过男足,说是输给越南了。这几天到处都有人骂男足。真奇怪,男足要是赢了,蔬菜会降价?哎呀记者同志你别走!”......
面对不按“套路”回答问题的市民,两位“记者”似乎早有对策,只见那女孩转过身来,面对摄像机,激动地说:
“女足勇夺亚洲杯冠军的消息传来,举国欢腾。有了女足姑娘们的金灿灿的奖杯,中国足球不再悲伤,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深信,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一定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女孩冲男孩眨了眨眼,打了个胜利的手势,然后一起走了。
举国欢腾?谁在欢腾?女足夺冠我自然高兴,还希望有关方面多给她们涨工资,发奖金,可她们夺到的又不是芯片光刻机,我干嘛要欢腾?
我忽然很生气,同时为女足的姑娘们担心,她们身上的担子忽然变得非常沉重。我还替男足悲哀,因为女足的夺冠,不再悲伤的“中国足球”已经没他们什么事了。网上已经有人咋呼,要求解散男足。如此说来,体操输了就得解散体操队,女排输了就得解散女排,在中国金牌实现零的突破之前,根本就没必要参加比赛。那些没有把握夺冠的运动小国,其体育代表团趁早散伙算了。
我很想问问那些“举国欢腾”的人:你们,真的了解女足并且真的爱女足吗?如果爱,从2010年开始到2021年底,中国女足踢日本 1胜1平12负,踢澳大利亚2胜3平7负,踢朝鲜3胜3平8负,这期间你们也爱吗?如果爱,女足从巅峰到低谷,苦苦挣扎,随时都可能解散的十几年里,为什么从来没有人为她自豪,更没有多少人表示哪怕一点点同情,并稍稍关心一下她们的训练环境?
从来不看女足比赛的你们,从来就没有爱过女足,爱的,只是冠军。冠军可以让你们自豪,可以满足你们的虚荣。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女足的姑娘在今后的比赛中,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许败,只能胜?败了,你们就会自卑,甚至没脸见人。败了,就是破坏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她们,还都是些孩子呀!
怎么办?
又或者,所有其他国家的女足从此以后都只能败,不许胜?
问题是,人家会陪咱玩吗?
记得唯一一位曾经带领中国男足打进世界杯的教练米卢,刚来华时就说要踢快乐足球,且一再强调,“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比胜败更重要”。球员们是否在比赛中享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且不论,大多数稍微多走几步路就嫌累的中国“看官”,在足球中享受的从来不是这个运动本身,也不是球场上那种自由奔跑和追逐的乐趣,而只是胜利带来的自豪。说得难听一点,他们比运动员更怕输,没有多少本钱可以自豪的他们,不能输,只能赢。
爱女足抑或爱体操爱滑雪爱别的体育项目,请先爱运动。
奥林匹克象征的是和平与希望,倡导的是运动。它鼓励每一个生命个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把人们带回了童年,让人们像孩子一般尽情地、自由自在地游戏,在游戏中磨砺意志,强身健体。
不想多说了。来看作家于坚关于足球的诗:
这是人类最好玩的游戏
当那个小皮球飞过天空
在世界的禁区落下
我们全体变成儿童
阶级消亡
意识形态终结
国家不再存在 硝烟
变成白云的跑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