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已经结束,同学们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就等着开学,等着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有些同学当初报志愿的时候,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或者报本省的分数不够,又或者想脱离父母的管教,所以报考了外省的学校。但实际上,去外省读大学,不一定会如你所愿,反而会让你感觉到诸多不适应。我作为选择了跨省上大学的过来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说多了都是泪,让我先在厕所哭一会儿!去外省读大学最常遇到这些问题,学弟学妹一定要做好准备。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一、饮食有差别,吃不惯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当你到另外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时,你不一定能适应当地的饮食。虽说大学食堂里也有各种地方菜系,但主要还是以本省的口味为主。像四川、重庆、云南等省份喜爱吃辣,无论做什么菜都会放点辣椒调味。假如你从小生活在广东、福建等地,那你还真不一定能适应这些地方的饮食。所以去外省读书,你要认真考虑,提前上网了解当地的饮食习惯,看看你是否能接受。不然去了吃不惯那里的食物,就让一切都变得不是那么美好。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一顿饿得慌。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二、气候差异,身体不适应,容易生病
气候差异最主要是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南方温暖湿热,北方干燥寒冷,较大的气候差异最容易使人生病。笔者还记得在我们学校里,就因为有人适应不了南方的气候最后直接退学。所以一个南方人想去北方上大学,或者一个北方人想去南方上大学,可以提前去旅游一下,感受一下南北方的气候,免得以后不适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一段时间就会适应,但像有些人身体免疫力低,或者是过敏体质的人群,是最难适应气候的变化,也最容易生病。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三、语言表达的差异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色的民族语言。对于一个省份来说,它有本省的方言,外地人不一定能听懂。大学里面的老师,很多都是本省的或者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人,所以他们可能就会在上课的时候,会有口音,导致一些外省的同学听不懂老师讲课。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但是一般来说习惯一段时间就会适应,可这样外省的同学还是会吃亏。因此,想要去外地读大学的话,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提前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
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去外地读书,能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能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美好,但同时也会存一些问题。所以当你想要去外地读书的时候,最好把气候,饮食,当地语言文化等考虑进去,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去。在本省读书也不见得有多不好,起码离家近,省车费,还可以经常回家看看父母,而去外地的同学想回一趟家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关于去外地读书常见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欢迎留言评论。
转载。作者:中国高校在路上。原标题《跨省上大学很美好?过来人:现实很骨感,让我先在厕所哭一会儿!》。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谢谢!
编后语:其实到外省最大的问题,是朋友很少,心会空落落的。如果宿舍的室友,饮食文化都不一样,甚至有诸多忌讳,那就需要很长时间去磨合了。活泼开朗的人会适应得快一点吧。另外,即使是省内,也有很远很远的呢。不要太矫情哈,你是来读书的,不是来享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