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冬日的晚上,我们串门时会帮忙打草席。
打草席用的是稻草。下场的稻草先晒干。用来打草席的稻草分糯米稻还是籼米稻。糯米稻软而短,籼米稻长,各有所长。选好稻草后,拔出稻草最末那一节稻芯杆,不要稻草外面的有粗糙稻叶的。用水泡软稻芯杆搓长达几米的绳子。支席架穿绳子。打草席的架子叫席架,由四根粗原木组成,固定成一个方框状,靠墙树立。席架上先穿20双“经线”,两双粗草绳在两端,18双搓好的长绳在中间。席扣是穿经线的重点。它是一个长方形木制器,它的横杆上带有密密麻麻槽位。“经线”一正一反穿过席扣的孔里。在席扣中心部位,装有两个突出的木手柄。打草席的人少则两人,多则三人。板凳排开在席架前,掌席扣的人坐在中间,添草的人可一边一个。添草的人最少必须右边有一个人来完成,左边添草的如没有就由掌扣的人完成。三个人打草席比两个人打草席速度快。添草的长篾片的制作不难,但有技巧。劈开竹子,取一段1米6或1米7的长竹片,砂纸磨光无刺,篾片头用刀刻出燕尾形,灶膛或炉火中烧红火钩,烫出一个眼。添的草必须超过席架最外边的两根粗绳一些。压扣打草席:掌扣的人把席扣抬高至坐板凳上舒适部位,右边添草的人用一竹制的长篾片,把水泡软的两三根稻草的根部向内折一下,顺着拴好的经线中间穿过去。长篾片再用力往左一顶,捋顺了刚折过的稻根。左边添草的人则把两三根稻草穿在长篾片的眼里。右边的添草人则用力向右一拉。左右两边添的草都完成一来一回后,掌扣的人用大力气把席扣向下压,把作为纬线的席草压紧。掌扣的人用力必须均匀,添草的根数要差不多,以保证打出的席子厚薄一致。掌扣的人可酌情再上下压扣几次。再次添草之前,负责添草的人都要及时把两头的边锁一下,就是把刚添过去的草在最边上的经线上环绕一下。掌扣、添草的人讲究凝神屏气、动作熟练、配合默契,否则扣向下压,长篾片还没抽完,就会打到手或竹篾片。席子的一段打好了,松开楔子,把打好的席子往上挪,再上好楔子接着打。如此周而复始,左右上下,一经一纬,一根根席草就编成了整床席子。打席子,掌扣的干的就是力气活,一张席子打下来,打得满头大汗。一晚上,可以打一两床席子。整张席子打好了就下席子,就是把席子从席架上取下来。修剪席子边后晒席子。晒席子时母亲会用扫帚重重地扫席子,目的就是扫平整。打席子有大席子和小席子之分。大席子长2米,宽1.5米;小席子长和宽都是1.5米。大席子和小席子一般用来晒粮食----稻谷、玉米、黄豆。大席子能晒的粮食多,小席子则相反。用席子晒粮食少则三五天才可完成,白天晒粮食,晚上把席子折成长条架堆在晒场,外面包裹塑料布后再用绳子捆好,第二天再摊开晒粮食。家里如都是成年人,一般选大席子晒粮食,只有半大孩子帮忙的人家就会用小席子晒粮食。席子在农村还被拿来垫在棉絮、褥子下面,因为它有隔灰、防潮、保暖的功能。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席子通常是外出务工、飘泊者必带的行李之一,也用在结婚、乔迁、殡葬等场合。我们小孩子在打草席时只能当添草的人。我们小孩子可以站一边观看,还去另一家报告这家打席子的进度。
打席子打得熟练后,这根本就是劳动兼游戏。一边打一边吹牛聊天是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