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谷集简书现代文学伊甸园文海撷浪
[九洲芳文]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

[九洲芳文]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

作者: 武商路漫漫 | 来源:发表于2020-09-30 21:25 被阅读0次

    文/王漫

    读书明理,经世致用。

    天地间有两本书,一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有字书;一本是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且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

    有字书内容,大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史、哲、经,能打通时空,是智慧和财富。正如古人所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而无字书的内容,看不见,摸不着,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无字之书是读社会,社会又由无数事物组成的,极其复杂。

    可惜啊,古往今来人们只重视有字之书,而忽略了无字之书,不少人读死书,死读书,却成了不通时务的书呆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读了硕士、博士,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上去很有学问。但茶壶里倒饺子一一有货倒不出,说话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不能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要读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首先要读懂事物的道理;其次,要明白事物的发展态势,即读形势。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还要读人性。

    把事理,形势,人性综合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还需要谋略,所以读无字之书还要懂谋略。

    合起来读无字之书,就是要读事理,读形势,读人性,读谋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

    刘邦曾是地痞,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字也识不了几个,还把niao撒到儒生戴的帽子里,以示侮辱读书人。

    刘邦看不起读书人,自己肚里又无多少墨水,但他说出了不少流传千古的名言,胜过无数饱读诗书的士大夫。

    陆贾经常在人前谈《诗》和《书》,刘邦十分反感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何等霸气!

    刘邦在取得天下之后,衣锦还乡,唱出《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何等威风!

    刘邦当上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设宴,大赏文臣武将。他问百官:“项羽与吾有什么区别?”百官夸赞道:“陛下,您大仁大义!"

    刘邦说:“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群臣拜服,何等精辟!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的千古名言呢?就是读无字书后的精华提炼,这样的惊人妙语,就是悟透无字之书后的自然流露。

    杜月s,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从出生到8岁,相继失去父亲、母亲、小妹、继母。为了生活,他从高桥流浪到上海市区,从水果摊学徒做起,后来加入青邦。

    入青邦的人不计其数,青邦内部等级森严,都是金字塔式,越往高处体积越小,越往上爬困难,能混得像模像样的人实在不多。

    但杜月s一路闯关斩将,坐到了上海青邦的头把交椅。他叱咤风云,在当时的上海滩咳嗽一下,地方都要抖三抖,连老蒋也对他礼让三分。

    他自幼失学,胸无点墨,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能在上海、中国的江湖界、官场,甚至学界混得有头有脸,不读透当时中国社会,中国上海这本无字之书,是根本做不到的。

    他曾说过四句话,被不少人奉为经世座右铭,从中可感受到他对无字之书的深刻感悟:

    第一句,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一体面、场面、情面。第二句:钱财用得光,交情吃不完,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第三句: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第四句: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这四句话看上去工整,也有修辞手法,但一看就知道不是读书人说出来的,书生说出的不是这个味。我们能从这几句话里,看出其在社会的历练,在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

    这四句话是杜月s一生的真实写照,从他走出的每一步,都能看到四句话的影响。简短的四句话,却囊括了无字之书的四大方面一一事理、形势、人性、谋略,这是杜月s读了无字书的自我高度提炼和总结。

    试想一下,杜月s如果不悟透无字之书,能说出这样有含金量的话吗?能说出被人奉为座右铭的经典名句吗?

    故清代张潮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

    九洲芳文专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洲芳文]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qp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