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今社会发展快速,我们教师是教育未来的人。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想要给孩子当下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阅读便是最好的捷径!
一、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本,而在于当下就开始去读。
梁实秋曾说过一句话:“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所以我认为不管教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应该立足于当下去多读书,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不给自己的思想设边界,人文,历史,地理,科学等各方面都应该去涉猎。
当别人问我,你当体育教师一年读了几本书?2022年,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别人,这一年我读了60本书。读的范围广泛:历史、散文、佛学、哲学、四书五经、亲子教育类等。
为什么我可以回答的这么自信,因为我加入了晓露学习共同体已经两年多,每日坚持打卡797天。参加108小组一起向未来的每日打卡活动,一年365天没有落下过一天。首先在群里有精进的老师,坚持每天打卡,一直在引领我们;其次,在群里的彭老师分享自己记录、摘抄,刚开始我也坚持记录,但是没有对自己读的书设定目标,数量也没有做一个统计,后来跟着群里的彭老师学习开始设置目标,读一本书统计一本,不知不觉中发现一年下来,自己居然完成了设定目标50本书,而且还超额完成10本书。
二、读书要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那么,怎么去达到量的积累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一本自己想看的书,这样避免自己不想看而放弃阅读;其次,设定时间为一周,对整本书页码进行一个统计,把页码平均分,落实到每一天要看多少页;最后,坚持每天完成阅读目标,如果有特殊情况未能完成,在周末的时候多花时间达成目标,这样平均下来,基本上每周都能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这样坚持阅读,我读的书就越多,读书变成了一种享受,书籍就使我与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明和有意义。
三、阅读完以后,自己究竟收获了多少?
富兰克林告诉我们:“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列夫·托尔斯泰又说:“应当首先竭力阅读和了解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最优秀作家的书。”林语堂又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良好的阅读对于心灵就如良好的眼镜对于眼睛一样,它带你遍及于生活的细微之处。那么自己读了这么多书,是否有收获呢?
读了这么多书,我也有自己的感悟:尽信书不如无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以后要有自己的思想,过去的一年,每读完一本书,读完了也就读完了,记录了只是个别文章的句子、个案,而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2023年新的一年将做一个改进,读完一本书以后,要写一下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悟,把书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学以致用。
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时间实在不够用。所以,用功读书要趁当下开始!希望2023年我们每个人都能完成设定的阅读目标,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