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又到了收获红枣的季节,可惜我没有一棵枣树,如果有机会种树,我一定要种下一棵枣树,它不仅能结美味的果实,还是良好的木材,最是实用的树。
它没有漂亮的花,结的果也是那样小,还长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刺。但自古至今,却有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喜欢枣树,在诗词中对它进行了一遍又一遍歌颂。
白居易曾做《杏园中枣树》,来写它作为木材的实用价值。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枣树是那样的平凡粗鄙,不像柳树那样婀娜多姿,也没有桃李那样芬芳艳丽,它的树皮像那冻裂的手一样粗糙,叶子像那老鼠的耳朵一般细小。它虽然卑小,但在春风中也努力的成长,你尽可以不爱它,但如果你想做一辆车子,却不能不用它来做车轮车轴。
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也独爱枣树,他曾做《赋枣》,表明自己想种枣树的愿望,因为它不仅果实美味,也是良好的木材。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
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
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
王安石是一个生活极其艰苦朴素的人,他小时候曾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深察民间疾苦,他的变法也是从百姓利益出发,有利国富民强。枣树也正像他人格的写照,无论果实还是木材都是为人所实用的。
而宋朝王溥的《咏牡丹》,名为咏牡丹,实则是歌咏枣树与桑树。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别看那枣花很小,秋后却能结出脆甜的红枣;别看那桑叶很柔弱,它却能养蚕结丝,织成美丽的绫罗绸缎。而那又大又美的牡丹花,秋后却只剩下空空的枝桠,一事无成,毫不堪用。
“日食三枣,长生不老”,我如果种树,也要种一棵枣树,静待秋来,赏一树玛瑙般红艳的枣,摘几颗与你在月下共品鉴。
传统文化与人生哲学系列51(1)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