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别人帮助过你后产生亏欠感,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当人通过还回去之后,就好释放出来,解除不舒服的感觉。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诚实,要懂得感恩,不感恩的人是不受欢迎的,谁都不想被贴上忘恩无义的标签,有时候即使是不平等的交换也是愿意的。
比如:
1、朋友间的人情债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朋友间相互帮助,往往会让人记住一辈子。通过互惠,有的朋友共同致富,但是互惠不当们因为钱导致失去友情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得控制度。
2、商家给的互惠
赠品,试用品,免费,折扣等等,一步步在挑战我们忍耐的底线,最终我们会就范,按照商人的想法执行了某件事情或购买了某些东西。如果我们第一步不接受,人家就会让步吗,我们就会觉得占便宜了,就会改变主意
3、其他宗教机构
通过送小礼物,激发行善。小时候去基督教,基督徒都会给小孩送鸡蛋,从小就教育。
如何使用?
先提大要求在提小要求,调换一下请求顺序,人们会更容易接受。
先介绍最贵的,在介绍不贵的,有利于促进不贵销售提高。
如何化解?
1、保持质疑
是真诚呢,还是利用你?以善意回报善意,分辨定义成销售手段,那就不是善意。通常都是伪装成善意,通过对比原理,貌似是让步,其实时陷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