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

作者: 浅月流声_3254 | 来源:发表于2023-08-15 09:44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回趟老家,亲友各种聚会,跟着哥哥赴了好几场酒宴。国人聚会,各持一杯,低头闷饮,这不礼貌,更不会存在。而是举起杯,嘴里说着各种使人动情的话,觉得这杯酒非干不可。酒桌上,哥哥人到中年,快乐事少,烦恼事多,几杯酒下去就来劲了,举起杯,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忧愁烦恼,统统抛掉,一仰而尽。大家称好,原本不想饮的,也豪迈地陪着喝了一杯,瞬间真不知忧愁烦恼为何物。元稹说:“窦家能酿销愁酒,但是愁人便与销。愿我共君俱寂寞,只应连夜复连朝。”

人生苦短,古今同慨。有的人认为在有生之年,应当痛饮,待到坟头长草、骨葬山丘,想喝也来不及了。

劝人行乐,心中未免是苦,因为译不破人生这个谜,只能茫茫然,以酒麻醉。但也有人言喜不言悲,举杯祝祷,愿君长寿健康。“与君相逢勿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从人生短促,到长命百岁,这种过渡,能使心灵获得满足,很可能笑逐颜开,乐而豪饮。

劝人饮酒,还觉不足,古人于是又做个酒胡子来凑热闹。酒胡子以木刻人,上大下尖,放在盘中,旋转时,摇摇晃晃如同跳舞。停下来时,它手中筹指向谁,谁就要喝酒。“红筵丝竹合,用尔作欢娱。直指宁偏党,无私绝觊觎。当歌谁擐袖,应节渐轻躯。恰与真相似,毡裘满颔须。”

在一些酒鬼看来,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也有性有灵,在苦闷无极而又找不到知音时,自己手中这杯酒,也可以向它们高高举起,请它们共饮。当然,这也不是白请,是要它们倾听自己的心声,帮助自己解脱。晋朝太元末年,长星出现,孝武帝心情十分恶劣。夜里他在华林园饮酒,便对星举杯:“长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言外之意,希望保佑他长寿,江山永固。李白《月下独酌》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李贺《苦昼短》诗云:“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飞光是指日月之光,这是劝酒的更深层次!

俗话说得好,盛情难却。见别人端起杯喊“干”的时候,自己也往往不甘示弱,少有绷着脸孔,无动于衷的。像韩愈有时则例外。他说“人皆劝我酒,我若耳不闻。”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的。在酒面前,多是动摇分子,没有几个真正“硬颈不屈”的,没有几个人。

宾朋劝饮,这是礼节。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量力而行。别人苦苦相劝,你一滴不沾,这固然有失礼仪,但别人一劝你就饮,本无酒量,却硬充好汉,最终好事成了悲剧。君不见热搜头条常有酒醉悲剧,劝酒人也跟着负责任的吗?所以饮酒劝酒皆要有度,“能饮者饮之,不能饮已。”

相关文章

  • 《宴请知识》系列12

    第三节 喝酒、劝酒和拒酒 25、劝酒忌“自醉”。 26、劝酒忌“媚醉”。 27、劝酒忌“劝醉”。劝者尽其意,饮者尽...

  • 酒令大全

    [每日一灌] 暴笑劝酒词大全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

  • 来,我们坐下聊聊劝酒这个事

    劝酒文化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各地流传各种各样劝酒的顺口溜,以及挡劝酒的防身秘籍。作为一个南方人,劝酒本来离我不太...

  • 劝酒

    中国人说“酒后吐真言”,欧洲说:“你TM的喝醉了不要跟我说话;中国人说“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其实,这是一种展现权...

  • 劝酒

    柳树刚刚发芽,一个下着小雨的清晨,王维送行一个朋友。朋友将西行,远离故乡!王维有一些伤感.......妈的喝,再喝...

  • 劝酒

    谁言天地为一朝,又笑万期为须臾。生而苦短不满百,何必长怀千岁忧?纵使偷得闲时月,醉折花枝做酒筹,拈来诗词绕丝竹,唤...

  • 劝酒

    你们连连劝我喝酒,其意我心里明白。 我无力回绝,沉默了半秒, 不是怕胃难受,而是心先难受了

  • 劝酒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嘿嘿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不分水天一碗酒哇) 说走咱就走哇 ...

  • 劝酒

    未生得沦落 怎怨沦落 未受得伤痛 何言伤痛 未经得孤独 却叹孤独 尽掸几颗清泪 落得此杯中

  • 劝酒

    “酒文化”,或者说是“酒桌文化”可能更贴切精准,让我敬而远之且嗤之以鼻的一种灰暗的东西。在初入社会时,也曾被拉上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劝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k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