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17980/a9bff524311346d5.jpg)
孩子做对事儿之后,好多人会表扬他。作者岸见一郎却不建议表扬,而是要对孩子表示感谢。
作者认为,表扬本身是存在问题的。
首先,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得不到表扬就不好好做。比如,发现地上有垃圾。孩子在捡起来之前,会要确认一下周围有没有表扬自己的人。如果没有的话,他可能就不去捡。他们好好做事的目的并非发自内心的,而只是获得他人的表扬。
另一个问题,就是即使被表扬了也很可能不会开心。正如和朋友一起出去,朋友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你是不会去表扬他“你真了不起”的。你会认为做到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如果因此而表扬对方,反而会使对方觉得你小瞧了他。那么为什么要表扬孩子呢?这是因为没有平等看待孩子与大人。
只有那些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竟然做到了,才会大力地进行表扬。而对于日常的一些小事,像公众场合保持安静、不随地扔垃圾这些小事,这是一个正常人应具备的正常状态。如果对这些常态还表扬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太棒了”,反而显得很奇怪。
注意到孩子的良好行为之后,我们要做的事儿是谢谢孩子。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安静!”“能够和你一起安静地坐地铁,妈妈真开心。”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做对的事,表达出谢谢的时候,孩子立刻就能够知道,这件事做对了,并且他获得了价值感。
这样的表达,是平等的。感谢他给你所带来的安静,就像我们和其他人一样。这时候孩子能够从中获得一种对他人的贡献感,他的价值感就会得到大幅提升。这样,孩子更愿意发自内心地去做对的事情,
阿德勒曾说,一个孩子终身所寻求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归属感,另一个是价值感。归属感是爱,价值感是感谢。爱能够给他归属感,感谢能够给他价值感。我们要表示感谢,而不是训斥或者表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