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刘胡兰,要不要离孩子远一点

刘胡兰,要不要离孩子远一点

作者: 叔难从命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16:42 被阅读0次

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对学校准备开展的学习刘胡兰的活动,非常较真地提出了反对意见,核心是不想让孩子过早介入暴力和政治。这位家长写给老师的信被传到了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争议中谁也很难说服谁,但其中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似乎更值得思考。

一是谁把这样一封信传到了网上?是家长,还是老师,或是其他?如果是家长或者老师,将私下的交流转化成网络的热点,似乎并不合适。如果是有意的策划,目的是引发广泛的关注,那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策划。

二是围绕争议的焦点——暴力和政治,各方的真实态度到底是什么?从众多网友的评论中,不难看出,很多人对自己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进行了反思和重新认识,特别是对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看法更加开放。或者说,发表看法的更多是成人,而非当下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

在成人方面,暴力虽然有个“暴”字,但本质还是一种“力”,可以用来迫害生灵,也可以用来匡扶正义,全看谁来用,为什么用,怎么用;政治也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谁也逃不开政治,政治稳定对谁都有好处,政治动荡,再小的孩子恐怕也难免沦为牺牲品。家长想让孩子生活在美好的环境当中,无可厚非,甚至可称得上是伟大,如同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经典电影《美丽人生》。但在情况并不极端的情况下,让孩子感受并不美好甚至残酷的景象,对暴力和政治产生印象,特别是对使用暴力的理由和政治的对立产生认识,似乎比一味回避更加重要。作个极端的联想,生活在温室的花朵未来如何面对在武士道精神影响下长大的日本同龄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的引导比堵塞更加有可行性。

三是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活动采取如此的拒绝方式,是否周全?即便家长认为孩子所受的部分教育是错误的,也不能扼杀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自己发现正确的空间。更何况,很多时候,家长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小学阶段,就让孩子学会回避或者拒绝自己认为不合理的集体活动,以及相关的教育,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否妥当,其实是很有讨论的空间的。

四是当下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明显与家长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距离。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要自觉进行调整。刘胡兰在十几岁的年纪,被铡刀铡死,的确是一个可怕的景象,今天的孩子在接受这一景象的过程中,是否会产生以往的孩子不会产生的联想,甚至导致以往的孩子不会做出的行为,教育者必须要有深入的考量和准备。

刘胡兰,要不要离我们的孩子远一点,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是一个应当尊重各方面不同观点的问题。但作为家长,引导比回避和堵塞更为重要;作为学校,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比墨守成规、开展空洞的形式活动更为重要。在孩子教育和成长的问题上,谁都不能偷懒。

相关文章

  • 刘胡兰,要不要离孩子远一点

    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对学校准备开展的学习刘胡兰的活动,非常较真地提出了反对意见,核心是不想让孩子过早介入暴力和政治...

  • 2017-05-26

    想离生活近一点,就得离手机远一点

  • 2017-09-23

    人人都想离现状远一点,离生活近一点,但现状就是生活。。

  • 2017-06-11

    还是离恶人远一点吧。

  • 热浪(二)第一件内衣

    刘海远和马晴约在了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这里离刘海远任教的学校远,离大东巷子也远。 赴约之前,刘海远特意好一点的理发...

  • 离公路远一点

    文/王奕凯 我先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95年出生在一个不算太大的地方——那时候的盘锦还算不上是城市。放眼望去,住着...

  • 离儿子远一点

    昨天看大爱爸妈们的分享,就像找到了镜子里的我。居爸说过儿女最喜欢妈妈的就是离他们远一点,别“碍”着他。我是儿...

  • 离男人远一点

    一个人的时候,总想找个人陪伴。一天24个小时只有自己跟自己呆在一起太无聊了,要是有个男朋友就多了些发挥的空间。比如...

  • 向拖延症宣战(二)

    “关于拖延症,你有什么想法呢?”“想要离拖延症远一点。”“如何离拖延症远一点呢?”“…”“归根结底,拖延症要解决的...

  • 我们来说说凭什么

    离那些把凭什么挂在嘴边的人 远一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胡兰,要不要离孩子远一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sp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