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芳草集耘梦家园
王维说:饭碗不能丢,诗和远方也不能丢

王维说:饭碗不能丢,诗和远方也不能丢

作者: 穷查理年鉴 | 来源:发表于2021-12-25 19:41 被阅读0次

唐朝是一个崇尚诗歌的朝代,很多大诗人凭借着出色的文采,居于政坛高位。

高适曾任蜀州刺史、彭州刺史、刑部侍郎、淮南节度使,可是谓文武双全。也有做过宰相的诗人,比如张九龄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

白居易杭州刺史、岑参嘉州刺史、柳宗元柳州刺史。虽不是封疆大吏,也算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最风光的当属贺知章,他科考高中状元,后曾任礼部侍郎、工部侍郎,致仕还乡时有天子送行。

贺知章

与他们相比,李杜的仕途就非常坎坷了。

李白虽受邀入宫,位居翰林,体验过贵妃研墨、力士脱靴,最终仍然无缘官场。

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只做到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故被称为“杜工部”。终不堪官场污浊辞职而去,隐居到了成都的一座草堂。

杜甫草堂

遍观唐代大诗人,有些人平步青云,有些人辞官归隐。唯独王维却是一个特例,他文采飞扬却不被重用,愤于官场污浊却又舍仕途。

也只有王维,既没有放浪不羁,也没有随波逐流,既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又可以享受内心的宁静。

王维仿佛是今日职场中人的顶流,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维

王维是个很有才气的人,17岁就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的教科书级别的名诗。

单单从文学性上来讲,王维的诗作足以媲美李白。

比如,两人都写思念,李白写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写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两人都写送别,李白这样写道: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维写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虽然现在,李白的名气远比王维大,但他们的同时代人则认为,王维与王昌龄、储光羲才是开元、天宝诗坛的代表人物。

即便到了后世,而且很多人私底下更喜欢文人味十足的王维。

李白

王维的评价之所以更高,不仅因为他的诗,最关键是他的为人更符合大众审美。

毕竟现实中我们面对着领导,谁敢“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面对受灾受难的穷人,几人能毁家纾难,“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日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李白和杜甫也许只能作为文化的制高点,但是后世滚滚红尘中的凡夫俗子,对李杜二人这般人物可以崇拜,可以仰视,可以献上膝盖,唯独不敢当作交心的朋友。

所以我们给了他们诗仙诗圣的称号,相比之下,王维的诗很少写天下苍生,也很少放浪形骸。读王维的诗不会让人肃然起敬,却总觉得倍加亲切,仿佛是一位优雅的兄长,偶尔讲讲生活中的趣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比起李白、杜甫单纯以诗人身份扬名,王维的才艺也更为全面,在古代文人所能精通的领域,他都玩出了新高度。他的书画、音乐与禅理,几乎跟他的诗一样出名。

一般来说,才气爆棚的人都有睥睨一切的自信和自负,比如李白。但王维的性格远远配不上他的才气。

他是一个很丧的才子,一生软弱无力,谨小慎微,与世无争,却又不甘放弃,不敢对抗。

这种性格的养成,与他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他是家中长子,童年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遗下几个弟妹,很早就需要他担起家族重担。15岁,他带着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到帝都闯荡,凭借一身才华,很快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可惜时运不济,碰巧遇到了唐玄宗的“严打”时期,唐玄宗为了巩固皇权,削弱兄弟们的势力,颁令“禁约诸王”,禁止王爷与群臣交结。

唐玄宗剧照

可是,王维出仕之前就是岐王、薛王等诸王的座上宾,刚好戳到唐玄宗的隐痛,于是此后都得不到这个皇帝的好感。

尽管在张九龄当宰相期间,王维得了个右拾遗的官职,很是振奋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上台,张九龄被贬,把他的这点光芒也扑灭了。

他是一个心中有是非,但不敢公开对抗的人。张九龄被挤出朝廷,王维还给张写诗,倾诉知遇之恩。

在李林甫把持朝政的十几年间,王维仍做着他那可有可无的芝麻官。他并非没有擢升的机会,李林甫的亲信苑咸曾言表示,如果王维有意投身林相,他可以帮忙操作。

李林甫

但是,王维以一种相当委婉的方式拒绝了。他在回赠苑咸的诗里说:“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表面是称颂李林甫大公无私,禁绝走后门,实质是表明他与李不是一路人,不屑去趟浑水。 这件事,可以看出王维的底线。

然而,他既然不屑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不干脆辞官呢?

王维不是一直向往田园生活吗,为什么不学陶渊明辞官归隐呢?

其实王维在26岁时已萌生了归隐心志,如同如今的年轻人希望提前退休,却又不敢裸辞一样,王维经过一番衡量,最终还是否定了陶渊明的活法。

说到底,父亲早逝,长子代父,他不忍推诿全家生计的重负。他在诗中说,“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所以“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不敢抛开这个包袱,自己一个人逍遥去隐居。

他还批评陶渊明,认为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成全了自己的勇气与尊严,却把眷属带入了生活极度清苦的境地,实际上是一种纯粹为己、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因此,即便忍受着朝廷的苟且,很痛苦,王维也不敢效仿陶渊明的活法。

陶渊明

他身上的烟火气太重了,尽管他有一颗不死的归隐的心,但他表现出来的,永远是那么接地气,小心翼翼扮演好他的社会角色。

中年之后,他已无意仕途,纯为了俸禄和家族责任而在官场待着。身在朝廷,心在田园,即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

除了眼前的苟且,王维开始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这就是辋川别墅,一处逃避现实、逃避网世的临时处所。

辋川别墅复原图

王维的辋川别墅,位于陕西蓝田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的辋川,遗迹只剩下一株王维手植的银杏树。

在公余闲暇或休假期间,他回到辋川,沉溺于田园山水之中,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尘世被过滤掉之后,他把灵魂释放出来。

王维手植的银杏树

除了无可匹敌的才华,王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讨好。

他没有李白的敢爱敢恨,也没有杜甫的忧国忧民。

但他却为后世人提供了一种温润平和的过日子模式。

一个平凡人,既不想不计底线、混成人精,又不想愤世嫉俗、激浊扬清。

王维已经做出了这样一个榜样,饭碗不能丢,诗和远方也不能丢。

相关文章

  • 王维说:饭碗不能丢,诗和远方也不能丢

    唐朝是一个崇尚诗歌的朝代,很多大诗人凭借着出色的文采,居于政坛高位。 高适曾任蜀州刺史、彭州刺史、刑部侍郎、淮南节...

  • 不能丢

    不能丢, 不能丢掉自己的向往, 向往里的希望, 是梦想最美的模样。 不能丢, 不能丢掉自己的雄心, 雄心里的图腾,...

  • 寺院里生活两周,我还是热爱我世俗的生活

    瑜伽不能丢。 读书不能丢。 健康不能丢。 以上是我在寺院两周的心得

  • 丢什么不能丢梦想

    今天是大年初一,突然新生很多感慨,我的脑子不由自主的回顾了我的前二十年,觉得很失败。 从小学一直到初中...

  • 大棒不用也不能丢

    直板手机时代我就开始看小说,一直到现在,最近迷上了明末历史小说,看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

  • 梦想不能丢!

    中国梦,复兴梦。你的梦,我的梦! 什么都可以丢掉,但梦想不能丢掉,否则就成行尸走肉了。马云也说,梦想一定要有,万一...

  • 《书不能丢》

    《书不能丢》 作者:陈序 丢书大概是去年由艾玛沃特森搞起来的吧,把书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是否有人看。 ...

  • 痛苦不能丢

    人就是不能过的太舒服,不能没有痛苦。。。 我有时候觉得奇怪,每个人都想要朋友,期待着像动漫里面那种友情。可是现实不...

  • 不能丢你

    谁都可以说我不好就你不行 谁都可以不理我就你不行 谁都不能骂你除了我 既然做不了你的软肋 那就让我做你的铠甲 焦阳。

  • 传统不能丢

    我近几年得了痰湿症,喝热水管一瞬间,心里着急,心想,这还没退休呢,要是瘫在床上,哪来那么多热水喝。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维说:饭碗不能丢,诗和远方也不能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zw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