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这本被许多名人推荐的书,我读了几章后便读不下去了……
我对于这种诡辩式的毫无美感的强制洗脑作品实在无感。
这本书的作者打着阿德勒的旗帜,极力否定佛洛依德,否定原因论,而把人的一切行为都归结于其本身的“目的性”。
可阿德勒否定的是佛洛依德关于人一切的出发点都和“性”有关,并没有否定人的痛苦和潜意识与过去有关。
因为人就是由过去、当下以及未来构成的,任何心理研究如果要把人的过去抛开,那都是荒谬的。
可按照本书作者所言推论,我们可以理解为假如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遭受霸凌,他因此变得脆弱敏感不愿意去上学。那和霸凌这件事无关,而只和他自己有关,是他自己想要获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又或者是有其他想要获得的东西,所以他不愿意去上学。
他不愿意去上学不是因为“某种已发生的原因”而是因为“他自己想获得的目的性”。
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假如一个人出生于父母残暴的糟糕家庭,又或者其本身拥有残障,但是他不能把自己生活的不幸归结于此,他的不幸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是他愿意选择不幸,是他不愿意努力改变!
这是多么可怕的言论啊!把一个人一切的不幸都归结于他自己不够坚强或者别有所图上。
当然很多人会说,纠结于过去没有意义,可是忽略过去不仅毫无意义更会阻碍我们探寻真我。
有一些人喜欢用那些已获得成功的残障人士举例子,用以说明人是可以通过积极向上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且不说这些成功的残障人士属于凤毛麟角,更要注意的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如果这些人生于印度贫民窟,生于非洲贫瘠国家,生于战争动荡的国家,那么他们的命运是否还能如此呢?如果他们因此感到不幸是否也是怨天尤人呢?
即使不是在这些特殊的国家里,即使是在我们已经日益强盛的祖国里,民众对于那些有别于自己的人很多时候不也是充满冷漠和排斥吗?
前一阵一个视力障碍者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基础设施都不便利的视频,招来了很多人的恶语相向。
我们都在奔向通往恶的路上(一)这其实是一个多好的视频。这个视频本来是在提醒我们,那些基础设施有哪些需要改进,才能更人性化的服务于每一个人。一个社会的进步就在于会关注那些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少数人,可传到了网上却变成了这样......
因此抛开一切外在因素只谈论人本身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啊!
心理学的各个学派真的能分得那么清楚吗?阿德勒和佛洛依德就一定是对立的正反两面吗?
不尽然吧……
我前一阵读错了一本书,本想读史怀哲的哲学,但是错读了他的生平传记。书里面大量描写了关于他研究《圣经》的事。说实话作为没有任何教派的我来说,这本书不够有趣。但是我记住了里面的一句话,【使徒保罗所言:“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史怀哲对此的解释是,真正信仰耶稣的人当以真爱面对世人,可以接纳一切自由思想,而不仅仅是严守基督教的信条。
我以前曾经读到过一个佛教词语—“所知障”,在网上查阅释义时看了一个法师对此的解释——“成见、执着与分别心常是追求真理的阻碍。”
我还在网上围观过伊斯兰教的信徒和其他人关于《古兰经》和平式的争论,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说《古兰经》的原始教义其实就是让世人充满爱和宽容。
我不是这三种宗教的信徒,没有认真研究过每一条教义,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深入探讨《古兰经》是否脱胎于《圣经旧约》,佛教流入中国是否就融合了玄学、儒家等某些思想。可是从这些只言片语里,我认为这些宗教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爱、包容和放下成见。
我们都在奔向通往恶的路上(一)三种不同的宗教都能有共同点,心理学和哲学的不同门派真的就能被切分的那么干净吗?
回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本身,也许作者是希望有困扰的人放下对过去的执着,而关注于自己本身,才能因此获得解脱。
如果真如此何必用否定过去对人的影响和把一切责任归咎为个体本身来阐述呢?
即使如本书作者援引的阿德勒哲学也并不会支持这种说法。在关于阿德勒的另一本《自卑与超越》的书中明确的指出想要了解一个成人就必须要了解他的童年。
其实“人”的身上一定会带有他来自于哪里的印记,而且这种印记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他经历的越多,年纪越大,他的这种印记越会明显。所以没必要漠视曾经,更没必要否定自己与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联系,正视它,接受它,才能寻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曾经说过,读书、看电影和品尝美食都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但是我依然会建议我的孩子不要读这本书。
因为我在这本书里读出了残忍的优胜劣汰……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思想尚不成熟的时候,看了这本书便会认为弱者都是由他们本身的原因造成的。我不希望他会成为我上文所说的那些在面对别人的痛苦和无助时会表现出不屑的人。
我想让我的孩子明白拥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是可以让他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的根本。
综上所述,我不喜欢《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