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技能Get提升 自己i读书
『读书笔记 2』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by 布尔费墨的日记

『读书笔记 2』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by 布尔费墨的日记

作者: 袁春楠 | 来源:发表于2016-09-11 09:51 被阅读141次

    摘录: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指我们已经学会的内容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

    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

    笔记:

    1、学习区并不是说你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专门学习,呵呵,我最开始还误以为是每次在一个固定的环境才能惯性开始学习呢。

    2、我们不需要在自己已经会了的事情上不断的浪费时间,比如说我的工作重复性过强,创造性比例微小,那么就应该大胆的去尝试新的工作内容,直到学会之后,再开展下一个新循环。

    3、能对自己不断的提出更高要求,与自己对于生活回报的满足并不违背。社会上总是出一堆的书,教大家去放弃这个,放弃那个,这种让人们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的言论我特别看不上。通常看这种书的人都是还没有通过自己努力拥有过什么的,一下子就被贴了个条,说:你不用努力了,放弃吧。原本有点勇气的人,就像气球被扎了一下,立马一点儿气都没有了。所以说首先教人随便放弃的书不要读,因为等你拥有一些了之后自然会学会放弃什么。

    二、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

    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

    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

    强调基础训练。

    笔记:

    模拟决策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因为一般情况下,人都会恐惧于如何能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商业决策,现在方法来了,让你模拟演习。

    三、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笔记:

    1、我很开心已经在追求自学能力的道路上走了一段路程了。

    2、头一次接触三段论:原来是ABA的模式。

    3、既然已经学习了如何当一名培训师,那么培训自己自然是必备的技能了。每日都设立小目标,是一定要的。

    四、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笔记:

    1、百炼成钢

    2、提高水平的重要方式是:能从容独处、自觉学习、在自己最清醒的时候去完成自己最喜欢、最需要做的事情

    3、很遗憾,我曾经把自己最清醒的8年工作时间的至少5年都奉献给了单位,2年浪费到网购,1年浪费在不知什么地方了

    4、关于尽早成功,我没有做到,有些人在28岁左右就抓住了机会成为了作家、广告创意人才、画家等,与成功的很多重要因素都是切合的。没有在28岁左右成功的人不要气馁,按照规律努力下去,谁都会变得越来越幸运。

    五、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笔记:

    1、我愿意联系1万小时,这1万小时的概念,我想只是学会一个技能最初级的标准,要想做的好付出的时间要更多

    2、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远远走在我们前面,而我们除了着急就是着急,因为别人早早就开始行动了,积累的时间就是比你多,你生气也没用

    3、经过简单计算,如果按照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0小时来计算,1万小时要用2.7年来实现;如果每天付出12小时,1万小时只用2.2年来实现;换一种极端的时间统计方式:

    如果每天5点起床,5到9点,投入4小时

    休息1小时,10到12点,投入2小时

    休息2小时,2到6点,投入4小时

    休息2小时,8到10点,投入2小时

    那么全天可以完成12小时,照此坚持2年零1个季度,就可以在某一领域作出一定成绩,获得相应的报酬、喜悦和荣耀?!

    总结:

    当然,这种理论要建立在确实积累和时间统计上,我想给自己做个试验,比如说坚持2年零1个季度,每天12小时的做生意+学习+写作+读书,是否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由于此方案要从完全不上班开始进行统计,我计划从2012年9月30日开始作为这项试验的第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2』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by 布尔费墨的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d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