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慕曾国藩的生平成就、为人处世由来已久。前几天,翻开梅寒所著的《曾国藩》传,其中精彩,诱人神往,竟至欲罢不能,直至卒读之。读毕全书,有点不舍,就像和一位聊得甚投机的睿智老友于某个岔路口就此拜别一般。思来想去,遂凝练几许浅浅的感悟,以资记忆。
“二四秋举二七进,八六升迁六一人,三生有幸壮门庭。”这是传闻曾国藩呱呱落地时候,门口经过的一和尚的没头没脑的谶语,有点类似衔玉而来的贾宝玉,日后注定不凡一样。其实,这三句话,却也确乎地概括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
二十四岁中举,二十七岁中进士,在京做官八年,连升六级,寿命止于六十一岁,一生中经历三次自杀,皆被救起 ,终成一代名臣,显壮门庭。
回顾曾国藩起落有致的一生,其言其行不仅耐人寻味,更给后世之人留足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透过曾国藩功成名就又起起落落的一生,我们或许能窥探出关于修身治学,关于为人处世,关于依势进退,关于后代教育与家族运势绵延的几点思考和启示。
关于修身治学。曾国藩不算聪明,但却有难得的坚韧和可贵的自律。书中最让我拜服的表述是:其一生都保持着天未亮即起,开始忙活一天事务的习惯。严格的修身自律,加上超乎常人的坚韧不拔和超强意志,使天资一般的曾国藩不断走出更远更广的天地。湖南程朱理学和经世致用的文化环境给年少的曾国藩以极大极深的影响,使得他不仅饱读古代诗书文选,成为大儒;更学以致用,成为后面洋务运动办厂的开创者和派遣第一批留学生30人到欧美留学的促成者。在修身治学方面,曾国藩的勤俭有道,发奋治学,虚心求教等优良特质,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哪怕时代的车轮已前行很远很远。
关于为人处世。在为人处世方面,从征讨太平军初期的湖南办团练,募湘勇,奋御敌,到太平军征战后期及北上剿捻军,曾国藩经历了一个很明显的转变。前期,曾国藩经历了几次官场升迁的时来运转,恃才傲物,张扬跋扈,凡事不给同僚留以余地和情面,致使后期战斗中与各大将领心不齐,隔阂、摩擦不断,最终使自己落入进退两难、举步维艰的境地。到后期,其为人处世的棱角慢慢被磨平,开始懂得更加圆润与众官僚处理好关系。每逢大的战斗,必修书与朝中要员,言辞恳切,有理有据地提建议、说策略;而且,每到一处新官上任,必拜访当地权贵,以期和他们打成一片。就如其朋友所言,后期官场上的曾国藩更懂得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也更加圆滑世故,全然失去了年少时候的直言敢谏和铮铮铁骨。但是,不可否认,曾国藩在为人处世的勤反思,懂反省,能适时收敛毕露的锋芒,确实也助其走上了更大的历史舞台,建立了更大的功业。
这其中的道理,或许仍有深思的必要。每个人生来带有棱角,年少的狂傲就像刺猬身上又长又尖的刺一样,等到真正出了社会,融入了群体和团队之中,身上的棱角和芒刺,难免需要经历一次动态的调整。毕竟,人,到底是趋利避害的。这处世的哲学,确乎是一辈子都要修行的学问。
关于依势进退。曾国藩在依势进退方面,确实处理得真有几分高明之处。当其弟弟曾国荃率领日益壮大的湘军攻破太平军首都天京后,面临着朝廷的浩荡洪恩和各种追加赏赐,曾国藩难能可贵地看到“机”中蕴含的“危”,及时自剪羽翼,适时示弱,以免功高盖主,加深清廷对曾氏兄弟的疑忌和排挤。这其中的智慧和格局,自然是常人难及的。
细致想去,曾国藩是一个很会依势而动的人。依势而动,借势打力,从来都是历史上有谋略之人的常用之策。世间万物,真如太极八卦上的阴阳两面,不断动态地依存流转,好坏相依,互证互转,互相借力。这或许也是乐极生悲这个朴素道理的由头吧。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凡事给自己,也给他人留有一定余地,不是圆滑,而是圆融之策。唯有这样,你才能有游转之地,而不至于全盘堵死。
关于后代教育和家族世运。关于后代教育方面,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已经给我们展露了其睿智和长远的眼光。不管是对其带兵打仗的胞弟曾国荃的关于“不骄纵,需勤廉”的殷切叮嘱,还是每逢落魄和大病之际给其儿的期许和告诫,都一览无余地展现了这位晚清大儒和一代名臣的廉洁奉公、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好作风和好家风。
对曾国藩一生的是非功过,历来褒贬不一。而其生命最后几年,在天津处理“天津教案”的所作所为,又为其打下了很浓重的人格污点。但,综其一生,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依然吸引着后人去追思,去借鉴。
每个人都活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和社会环境,就像树叶荣枯于不同的节季,我们着实很难用“常绿”的标准去苛求每一片树叶的功过荣辱。但,“人活一生,草木一春!” 只要你在自己的位置合理合德地绽放过,谁也不能否定你绽放时曾经给周遭的世界带来的生机与光彩。
或许,这是我们读《曾国藩传》的最大意义,也是我们洞悉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最大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