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品40:中篇小说《密接》

作品40:中篇小说《密接》

作者: 从容小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06:57 被阅读0次

作者/从容小主

从容小主第40部作品

《密接》内容介绍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家族在北方安平小镇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发生的密接者的故事。几人欢喜几人忧,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故事从李昊城突然间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讲起。自称是安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在外地工作的李昊城,说他在11月20日晚,到过周芳商店消费,刚好与那里的确诊病例有过时空交叉,被确定为密接者。

李昊城接到电话时,想当然以为这是一个骗子电话。但当疾控中心以为他隐瞒行程,通知他要把这个事交给刑警大队解决时,李昊城才恍然想到了妻子和儿子就在安平小镇生活。儿子的微信,因为未成年关系,一直在使用他的号码付款。夫妻二人紧急核对,马上确定了儿子确实与已确诊的新冠状病毒病人有过同时空密接。一场配合疾控中心的战役,迅速打响了。

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儿子李书哲,刚巧在父母对话时出去散步了。刑警大队的来电,加快了王清雅行动的脚步,儿子的归来,刚好恰到好处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报备。

疾控中心的来电敲定了李书哲必须单独到隔离酒店进行隔离的事实。一场家庭内部的各种安排,带着闹剧般的场景开始了。

疾控中心安排的救护车并没有及时到达,因此延误了一天一夜的行程,在母子二人以为变居家隔离时,通知李书哲去酒店隔离的电话又报道了。

孩子坐救护车离开,最揪心的就是妈妈,但是在现实面前,孩子的乐观与心性,与妈妈的担忧与神预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爷三奶,是李书哲在小镇的亲人。从学校归来时,李书哲就居家隔离在那边。亲情的远近,有时候就是情感上的沟通。得知道大孙子即将被拉走隔离时,老两口心急如焚。可是他们那一边的情况,并不比这边好到哪里去。婶子的一席话,让王清雅意识到这场疫情传播,她娘家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理顺传播链条的人物关系,既是一种素材资料的整理,也是亲情的流淌。

已经被通知居家隔离了,却还需要出门做核酸的决策,让所有人的内心,都充满了异样的感觉。总是在结果出现的时候,另外的一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随即反转上演。

隔离酒店没有窗户,李书哲黑白颠倒。丰盛的营养餐,带着国家对人民的爱,让每个人心生温暖。隔离期限的提前结束,让所有人又莫名其妙了。选择尊重,选择极力配合,居家的日子,李书哲的亲奶奶上场了,她讲出的事,儿媳李清雅辩证分析,在一场看不见的战役中,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物。

流言蜚语止于智者,甘于奉献的往往是小人物。在特殊的时期里,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这是一本新冠疫情大爆发时,一个家族在经历这场风波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配合小镇各部门快速行动,最终战胜小镇这场战役的作品。这部作品一共61章,9.8万字。

正文:

密接(1)疾控中心

李昊城没有想到,一个陌生电话的到来,改变了一个家庭未来一周的生活安排。一个家庭,就是最小的社会细胞。一个家庭的变化,也可能是一座城市的某种风向标。

通达市,一座已经静默了三天的城市,正被一团团厚重的乌云笼罩着。大自然的天空,仿佛要把人们的心紧紧包裹住一样,让人在喘息的时候,怎么都觉得压抑而沉闷。这个季节需要一场雪,雪花的飞舞,至少可以灵动人的心灵。

就算是整座城市静默了,凡是能够通过网络办公的企业或学校,却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网课,对于学生们来讲并不陌生。网上办公,也是一种新型的工作方式。办公地点由公司转到家里,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大部分企业的首选。

李昊城并没有别人那么幸运,别人静默的时候可能是在家里,他却被静默在公司里了。这座城市,是他奋斗的城,妻子在距离100公里外的安平镇生活,暂时在这座城市里,公司就变成了他的家。

新冠状病毒这个小魔兽经过N次变异,已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耀武扬威了。为了与这个看不见的病毒斗争,人类付出了艰苦的奋斗历程。但是,在人类与病毒的博弈中,暂时,病毒还处在猖狂的状态。就因为病毒的猖狂传播,人类选择躲藏,这样病毒的传播就失去了人这个载体。

李昊城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专注开一个视频会议,集团公司老总正在讲当前疫情下各分公司战略调整问题。一边听老总讲话,一边想着通达市分公司将来如何调整的问题,他拿起手中的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着什么。

忽然,李昊城的手机终止了视频图像,老板的讲话画面不见了,而一个并不认识的电话号码让手机的音乐声响了起来。李昊城皱了一下眉头,想当然按掉电话,就是为了不受到干扰。他想继续连接视频会议的时候,却发现那个陌生的号码,又迅速地挤了进来。能够连续两次急迫地拨打他电话的人,他不得不重视。

“喂,你好哪位?”李昊城接通电话之后,声音沉稳问,同时,他的额头并没有舒展开来。老总讲话正到关键的时候,如果因为这个陌生的电话耽误了工作,他觉得是一个损失。

“你好,我是安平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请问你是李昊城本人吗?”电话那边是一个小姑娘的声音传了过来,那声音又快又急的。

“疾控中心?你找我什么事儿。”

李昊诚迟疑了一下,安平市他很熟悉,因为那里是爱人王清雅的老家,也是他老家安平镇的直属市辖区。但是刚刚进来的电话号码,显示的并不是安平市的本地号码。就因为这个发现,李昊城觉得自己遇到了骗子,在疫情期间,说自己是疾控中心的骗子大有人在。他不想纠缠这个事了,问完那句话之后,心里就已经准备挂断电话了。

“请问你在11月20日17点前后,是不是在安平镇周芳商店,购买过东西,花了13元?”李昊城能感觉到对方问话的速度缓了下来。

“没有,我一直在外地,怎么可能在安平镇买东西呢?”

李昊城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的电话号码还是被别人无意中泄露了。

“我们这边有你微信付款的记录,现在涉及到你与阳性患者密接,请你配合我们的调查。”

工作人员听说对方人一直在外地,那就是拒绝配合调查的感觉出现了,赶快亮出了底牌。

“你就别逗我玩了,我正在开会呢,没功夫陪你玩。”

李昊城心里惦记着开会的事,他可不想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去没去过周芳商店,别人不知道他能不清楚吗?自己静默在通达市呢,怎么可能在妻子生活的小镇买东西呢?可就是因为突然间想到了妻子和儿子还在小镇生活呢,他迟疑了一下,在电话还没有挂断之前,他听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又说:“请你配合我们调查,这边有你付款记录,我们必须追到密接才行,你要是不配合的话,刑警队那边会给你打电话的。”

对方这句话落定的时候,李昊城发现自己已经挂断了电话,他有点后悔了,干嘛挂电话那么快?可是随即他拔通了妻子王清雅的电话,甚至还看了一眼电话最上面的时间,心里暗暗担心,这个时间妻子可能在休息,万一放在静音的状态,那就没有时间与妻子沟通了。

是真相,还是骗子,在现实与虚幻之间,需要时间和当事人揭开谜底。

密接(2)少一场雪

常言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雪”似乎是“冬”的象征。到了小雪的节气,安平镇却没有一场雪下来,这个冬天,比往年还是偏暖了一些。通达市与安平镇距离不算远,两座城市,都需要一场雪的到来。

从午睡中醒来的王清雅,在床上躺了一会,才慢慢坐了起来。到了退休的年龄,不服老都不行,中午如果不休息,身体的疲惫就会说话了。

她坐在床上愣愣发呆,心里想着,如果不是刚才听到儿子开门出去,或许她还可以多睡一会儿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睡眠极易被打扰了?仿佛刚退休就老了呢?人闲的时候,思绪就复杂了许多。

王清雅的眼睛毫无目的望向窗外,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是一片小花园。小花园的面积不大,天气温暖时,那里会有各种花朵争奇斗艳。也有不知名的树木,一棵挨着一棵,拥挤着,把枝叶伸向天空。可是,到了小雪这个季节,小花园里已经变成了灰黄色,树叶的退场,也把彩色带走了。如果不是家里住在二楼,恐怕小花园里的一切也看不见的。

缺少一场雪,这是王清雅的感觉。眼睛在小花园里扫荡了几下,又转到了天空,天灰蒙蒙的,预报中的一场小雪,不知道在小雪的节气里是否能够到达。她伸了一个懒腰,也准备下地出去转转了。顺手拿起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却突然间发现手机屏幕上正在闪烁着爱人李昊城的名字。如果不是刚好醒来,她将错过与爱人的对话。

丈夫很少会在这个时间给她主动打电话的,主要是怕影响她午休。夫妻二人在一起生活20多年了,伉俪情深,令外人羡慕。

李昊城因为接到了市疾控中心的电话,选择先问妻子求证事实,同时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他想到了未成年的儿子,儿子的微信号注册,那可是用了他的名字。一周前放假归来,刚刚隔离结束的儿子那边,是不是在他的另外一个微信号上花过钱,去过周芳商店呢?

“你今天怎么这么有空,你不是说今天下午视频会议吗?”王清雅没有等丈夫说话,就把自己的疑惑推了过去问。

“正在开会呢,书哲在吗?”

丈夫的声音很急,这让王清雅觉得哪里不对劲,甚至还很担心儿子又惹爸爸生气了。

“我刚才听他开门出去了,怎么了?”王清雅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提了起来问。

“他20号,大概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有没有在家?”

听到丈夫这么问,王静雅的大脑快速运转中。20号下午,那就是前天的事,前天是孩子放假回来隔离结束回家住的第二天,和小叔叔一起隔离过后的他,放飞自我,终于可以到处转转的快乐,让他忘了这个世界并不太平。

可是,也怨不得孩子,这个小镇的疫情防控,一直都比较严谨,而且,也没有发生过确诊病例。当外围被红色区域包围的时候,这里可是桃花源的状态,让人们在平静的生活中,就少了一点警惕。核酸检测时停时测,从这个频率上,就能够判断出外围临近的省市是什么状况的。核酸检测在停了一周之后,突然间变成每天进行的时候,就证明形势紧张了。

“前天下午,孩子确实出去了,他去过他三奶家的,怎么了?”王清雅如实回答丈夫,其实孩子每次去他三奶家的时候,丈夫也多多少少是知道的。她很奇怪李昊城今天怎么想问起这个事儿了。

“他是不是去过周芳商店买东西了?”李昊城皱了一下眉头,直觉告诉他,确实是孩子那边可能接触到周芳商店了。

“我不知道啊,那天他说他和他小叔可能要出去转转,这个事告诉我了,但是至于买没买东西,这个我不太清楚了,到底怎么了?”听到丈夫问得那么细,敏感的王清雅,就知道有些事情可能发生了。

“刚才安平市疾控中心给我打电话了,说是20日下午五点左右,我在周芳商店消费了13元,刚开始我以为是骗子,后来想到了儿子用我的电话号码申请的微信,估计就是他去过的。疾控中心以为我不配合,说是让刑警大队联系我呢!我马上给孩子打电话,让他快点回家,如果真是那么回事儿,一定要配合调查。”

李昊城都没有等妻子回应什么,就已经挂断了电话。现在不是向妻子解释什么的时候,也不是责备孩子的时候,是需要迅速弄明白事实真相,怎么回应问题的时候。

迷雾覆盖水面时,一切都是虚幻的,也给人有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密接(3)刑警大队

王清雅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站到客厅里的,丈夫电话挂断之后,能想见他有多忙,而她的心却在一瞬间揪了起来。

王清雅的大脑中,也在飞速运转着,她在回忆着前天晚上孩子的行踪。她在某个平台买菜了,让儿子去取的,孩子回家的时间,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那么在六点之前,他去过哪里呢?周芳商店,在哪个位置呢!王清雅大脑有点混沌了。

安平镇,是李昊城的老家,他熟悉这里的一切,但是王清雅并不太熟悉的。今年夏天离开北京回到北方小镇生活,是王清雅的选择。北京那个家,离丈夫工作地点一千公里的距离,而在安平小镇的老家,离丈夫一百公里的距离,在百与千中,她在退休后,还是选择暂时回老家生活。

王清雅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原来父母在安平市的住所也已经处理了,安平市区,也就变成了王清雅的故乡。安平镇,只是安平市的一个下面小镇,也是属于安平市辖区内最大的一个镇子。

思绪纷纷杂杂,她知道丈夫那一边,一旦跟儿子通过电话,一定会把电话打回来的。这就是夫妻之间的默契,有始有终。

刚刚转到穿衣镜前,王清雅就看到了镜子中头发凌乱的自己。正想伸手整理一下头发,手机又已经开始闪亮了,手机的闪亮,是在镜子中发现的。一边接通李昊城的电话,一边赶快解除静音,王清雅还是感觉到自己有点忙乱了。

丈夫的声音又急又快传了过来说:“我已经给书哲打过电话了,就是那臭小子去过周芳商店了,我已经让他赶快回家了,哪也不能去了,我这边有电话进来了,估计是刑警大队的,一会儿什么情况我再告诉你。”

李昊城挂断了电话,又接通了来电显示是安平市的手机号码,已经知道儿子去过阳性患者停留过的场所,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在他那边与刑警大队工作人员正在沟通的时候,王清雅的心,却像过山车一样,立刻想到了家里不久之后,有可能就有救护车呼啸而来,全副武装穿着大白衣服的人到家里消毒场景了。

她在客厅里挪动了一下脚步,看了一眼沙发,沙发上有点凌乱,她赶紧去整理。儿子还没有回来,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却乱了。沙发上整理完毕,却看到阳台上散落一地的花生,就像她的心情一样,捡都捡不起来。

从沙发边回头的时候,看了一眼放在茶几上的手机,生怕错过丈夫的电话,王清雅又拿过手机,特意又调了一下音量,看到手机状态是铃音,这才放下心来。正奔向阳台准备收拾花生的时候,手机又响了。

“喂,怎么样?”看到是丈夫的电话,她都没有等对方主动说什么,这句话已经脱口而出了。

“刚才是刑警大队给我打的电话,以为我故意隐瞒行程不配合呢,我已经跟他们说清了咱家的情况,一会儿刑警大队的人会跟你核实情况,孩子到家了吗?”李昊城那边的语气轻松了许多,那是震惊之后的沉稳回归。

“还没到家呢,我知道这个情况了,我马上给孩子打电话催他一下。你赶快忙你的吧,我来处理这边情况。”

王清雅由慌乱到接受现实,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她在孩子的身边,想当然发生了事情,她必须出面处理的。丈夫那边工作很忙,特殊的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的时间里,夫妻二人聚少离多,这不仅仅是这一个家庭的情况,也是千千万万家庭中生活的一个缩影罢了。

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疫情,李昊城未必到通达市工作的,两年前的生活和工作布局,或许就是为了今天的生活格局。北方的生活成本与生活习惯,是适合这一对夫妻的。既然不能在北京总部继续工作了,在南方和北方之间选择,夫妻二人商定李昊城就选择了北方市场。一边是工作,一边是生活,工作和生活可以兼容的时候,就是一种幸福。

挂断电话之后,李昊城坐在那里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又重新打开视频,继续听老总讲话,可是很显然,他还是错过了一些重要内容没有听到。眼睛看着视频里老总的那张脸,心里却想着妻子和儿子的情况,男人不易,家中的女人,也并不轻松。

一个小家庭的生活现状,就是这个小镇里一部分家庭的现状。这个世界怎么了,这个世界病了,就连从未生过病的小镇,也在这一场与病毒斗争中中招了。

密接(4)核对行程

王清雅放下丈夫的电话之后,准备立刻拨通儿子的电话催孩子回来。可是电话号码还没有拨通的时候,却有一个安平市的手机号码挤了进来。

在接听与不接听之间,王清雅犹豫了。如果在这时候接通,当事人儿子不在身边,她并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解释。所谓的核对情况,那是要和当事人核对的。看着电话一秒一秒闪烁着,她的心也跟着忽悠忽悠的。不用怀疑,这个电话一定是刑警大队的人打过来的。

电话终于在第52秒的时候挂断了,知道对方回拨还有一个间隔,王静雅用最快的速度,拨通了儿子的手机。好在孩子那边迅速接通了。

“你在哪呢,怎么还没到家?”

王静雅觉得自己的声音很急,因为她看到刑警大队的电话,又已经挤了过来。

“我就在小广场上呢,正在往家走呢!”儿子还四平八稳的呢,这是王静雅的感觉。

“刑警大队的电话正在调查你呢,你不回来我怎么解释?30秒时间跑回来,现在就开始跑。”

王静雅命令儿子,她知道只有用这种语气,儿子才能重视这件事情。从政府广场到小区,就隔着一条乡村公路的宽度距离。按照孩子的身体素质和速度,有30秒时间是足可以跑上楼的。如果平常正常行走,一分多钟,也是可以从家走到广场的。当时选定这边的房子,也是考虑到休闲散步的场所了。

安平小镇,虽然已经是安平市最大的镇子,可是跟北京相比,这里比北京一个社区还要小许多,而且人口密度,更是没有办法去比对的。

李书哲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知道自己去周芳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可能与在现场的某些人有过时空交叉了,正想着这个事儿的时候,又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这才觉得这件事情真的有点严重了。抬腿就往回跑,心里还想着怎么和妈妈解释这件事情呢!

在听到楼梯上有脚步跑动的声音时,王清雅主动打开了户门,李书哲上来了,眼睛里有了躲闪的目光。

“咋的了,我去商店买东西还有问题了吗?”儿子的神情,妈妈都看在了眼里。

“你可能和确诊的阳性有过接触,刑警大队的电话又进来了,如实去说就行了。”

王清雅正在说话的时候,又看到了手机的闪烁,她把手中的手机号码让儿子看了一眼,然后淡定地接通了电话。

“喂,你好,哪位?”明知道对方是哪里,却只能这么问候了。

“我是安平市刑警大队的,李昊城是你丈夫吗?”电话那边的警官问。

“是的,刚才他给我打电话了,说是孩子涉及到在哪个商店买东西与确诊病例轨迹重合的问题?”王清雅开门见山,就是为了节省时间。

“是,你问问孩子,在2022年11月20日,下午五点钟前后,去过哪里。”说话的警官也言简意赅,而且能听出对方嗓音的沙哑。

“孩子就在我身边呢,我让他讲给你听。”

王清雅把手机递给了儿子,因为这个行程问题,母子二人还没有沟通过,这个事情也只有孩子才能讲清楚。手机到了李书哲的手里,能看出来,他还略有些紧张的。

“我听不见,你外放一下,咱们如实说清楚行程。”

手机到了李书哲的手里,王清雅听不清,耳朵凑到了儿子那边,还是觉得有些别扭,干脆让孩子把手机调到免提的状态,这样两个人就都能听清楚了。

电话那边的调查警官,知道孩子确实在11月20日下午五点左右在周芳商店花了13元,买了两瓶饮料后,就没有再多问什么,他问了孩子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也把孩子的手机号记录了过去,然后说:“疾控中心会给你们打电话的,从现在开始,就不要离开家了,统一听疾控中心的安排,感谢配合!”

“哦,知道了。”李书哲这句话落地的时候,电话已经挂断了。

“前天晚上,看来你走的地方不少啊!”空气沉默了几秒,王清雅看到儿子没说话,抬起眼睛问了一句。

“那咋的了,我不是想和小叔到处转转吗?”

李书哲知道那一天的行程已经惹了麻烦,但是同时也觉得,自己挺委屈的。

“这下子转好了吧?你除了去这家商店之外,还进过别的商店吗?你那一天回家的时间,可是比你买货的时间要长许多的。”王清雅非常严肃地问儿子。

调查,不仅仅是某些机构的职责,也是一个家庭中家长的责任问题。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及时审视自己的家庭成员,才有机会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品40:中篇小说《密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ojfdtx.html